頒獎禮結束後,許望秋他們和其他獲獎劇組一起參加了組委會舉行的慶祝酒會。在酒會上許望秋跟黃宗江聊了一會兒,從他的口中知道評選的大致過程。
本屆柏林電影節評審團一共有七個成員,其中讓那莫羅、黃宗江,以及美國導演約瑟夫曼凱維奇都認為應該把金熊獎頒給《一盤沒有下完的棋》,因為它的質量最高,藝術水準也極為突出,高出其他電影一截。其他四位評委則認為不應該把最高獎給一部商業電影,這樣會壓縮藝術電影的生存空間。雙方為此爭論不休,誰也無法說服對方。
幸運的是反對把金熊獎頒給《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的四位評委中,有三個認為應該把金熊頒給《1920年的法斯特》,而剩下的一個則認為《蜂巢》是最好的。如果四位評委都把票投給《1920年的法斯特》,那《一盤沒有下完的棋》就將與金熊獎失之交臂。
讓娜莫羅非常清楚這一點,她覺得要是再爭論下去,支援《蜂巢》的評委把票投給《1920年的法斯特》,那事情就麻煩了。於是她改變了策略,建議把金熊獎同時授予《一盤沒有下完的棋》和《1920年的法斯特》。
反對《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獲獎的評委覺得再爭論下去也不會有什麼結果,而且《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確實太出色了,真的不給獎也確實有點說不過去,兩部影片同時獲獎是可以接受的結果。這樣既肯定了《一盤沒有下完的棋》,也沒有擠壓藝術電影的生存空間。
許望秋不知道讓娜莫羅是真心喜歡《一盤沒有下完的棋》,還是看在皮爾卡丹和特呂弗的面子才為自己的電影出頭的,但不管如何,他把這個人情記下來了。
第二天早上,全球眾多媒體都對本屆西柏林電影節的頒獎禮進行了報道,而報道的重點都集中在《一盤沒有下完的棋》和許望秋身上。
就連義大利媒體也是如此,只不過他們的報道充滿了酸意。《一盤沒有下完的棋》在西柏林拿到最高獎,無疑打了威尼斯電影節的臉。義大利媒體紛紛為威尼斯電影節辯解:“《一盤沒有下完的棋》是一部不錯的電影,但太過商業,威尼斯讓它離開是正確的。威尼斯一直在堅持為藝術嚴肅***,讓一部商業電影離開,是在堅持自己的原則。”
《南德意志報》則為《一盤沒有下完的棋》叫起了屈:“《一盤沒有下完的棋》是部非常周嚴的平民史詩,符合所有商業市場的精緻與通俗原則,同時在藝術上又有創新和突破。論格局、手法和對心靈的探索,《一盤沒有下完的棋》都遠遠超過對手,而《1920年的法斯特》不過是題材上取巧的平庸貨色,卻打成平手,這個結果讓人難以接受。”
《世界報》以“中國人拯救西柏林”為題,對本屆電影節作出了評價:“本屆西柏林電影節從公佈主競賽單元片單開始,就飽受批評,缺乏大師捧場,也缺乏亮眼的作品。《一盤沒有下完的棋》拯救本屆電影節的聲譽,讓所有針對本屆電影節的批評都煙消雲散。”
《泰晤士報》在為《1920年的法斯特》歡呼的同時,對許望秋和《一盤沒有下完的棋》作出了極高的評價:“《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獲得三項奇蹟般的成就,獲得了影評人的支援,捕獲觀眾,並得到官方支援肯定。幾天之前許望秋髮表宣言,宣稱‘反對精英主義,為人民拍電影’的時候,引發了極大的爭議,但現在他透過自己的電影告訴我們,他真的有可能做到。許望秋再加上在青年論壇單元的中國年輕導演,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電影前途一片光明,甚至可能會改變全球電影的格局。”
《紐約時報》對本屆電影節的評價是:“從電影本身來說,《一盤沒有下完的棋》水準要高於《1920年的法斯特》。這部電影是商業與藝術俱佳的作品,奪得金熊獎實至名歸。不過評審團把金熊獎同時授予《1920年的法斯特》也可以理解。電影節的獎項背後,並不僅僅是給予一份嘉獎,更多的意義是做藝術電影的保護者和電影工業的催化劑。”
香江佐左派媒體也在第一時間報道了《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獲得金熊獎的訊息。《大公報》的評價的標題是“中國人創造歷史,許望秋獲得金熊獎”,《文匯報》的評價是“中國電影人楊威西柏林”……
這天晚上,央視《新聞聯播》播放了《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獲獎的訊息:“歷時12天的西柏林國際電影節3號晚上在西柏林落下帷幕,由中國和東瀛聯合拍攝的電影《一盤沒有下完的棋》和英國電影《1920年的法斯特》共同獲得了最高獎金熊獎……”
緊接著畫面切到頒獎禮現場,許望秋站在舞臺中央,面著現場觀眾發表獲獎感言。與此同時,播音員邢質斌的聲音在繼續:“《一盤沒有下完的棋》是由中國導演許望秋和東瀛導演佐藤純彌聯合執導,由著名演員孫道臨、唐囯強主演,影片……”
許望川自從承包秀影廠的勞動服務公司以來,組織明星在全國各地走穴,賺了不少錢。他覺得自己和許望秋都很忙,在家的時間很少,而妹妹許望北又在清華讀書,只有放假才回家。他擔心父母孤獨,就從嶺南那邊給父母搗騰了一臺18寸的松下彩電。
這個時代擁電視機的家庭很少,擁有彩電的就更少了,而擁有18寸這樣大尺寸彩電的家庭更是少之又少。許望川把彩電買回來後,許望秋家每天都跟過節一樣熱鬧,每天都有幾十個人到他們家來看電視。夏天的時候,許著文會把電視機搬到院子裡,方便大家觀看,但現在是冬天,寒風凜冽,大家都擠在屋子裡看。
當許望秋出現在電視機螢幕上的時候,鄰居們都激動地喊了起來:“老許,這是你們家望秋啊!”、“真的是望秋!”、“哎喲,你們家望秋拿獎了!”……
許著文看著螢幕中的高舉獎盃的許望秋,內心的喜悅如同開閘洩洪般,噴湧而出。聽到鄰居們的叫嚷聲,他激動地點頭道:“是望秋!他真的拿獎了!”他轉頭對謝春紅道:“老妞兒,咱們望秋在國外拿大獎了!”
謝春紅激動得眼淚都下來了,哽咽著道:“我看到了,這孩子太爭氣了。”
儘管在場眾人搞不清楚什麼是國際電影節,什麼是金熊獎,但新聞已經說了,這是電影節的最高獎,是中國電影第一次拿到這個獎,顯然許望秋為國家爭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