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場戰爭戲是《鋤奸》的重頭戲,也是吸引人的地方。如果這兩場戲不能拍出理想效果,那整部電影將大打折扣。許望秋還是想修一街來拍,就道:“徐廠長,我們在其他地方省錢就是了,這條街還是應該修的。”
徐商楚無法接受為了拍電影修建一條街,覺得純粹是在浪費錢,根本不聽許望秋的解釋:“不行,我不管你其他地方省不省錢,但修建一街就是不行。”
許望秋聽到徐商楚這麼說,眉頭皺了起來,不專門修一條街,根本拍不出理想的效果。但徐商楚態度如此堅決,要說服他無疑非常困難。許望秋沉吟了幾秒鐘,看著徐商楚緩緩地道:“徐廠長,你們魔影廠現在有很多待業青年,根本沒法安置對吧?”
現在全國都面臨待業青年安置的問題,下鄉知青陸陸續續回城;由於人數太多,根本沒有那麼多崗位進行安置,這些人只能待業,整天無所事事,簡直成為工廠和社會的不穩定因素。電影廠跟其他廠還不一樣,其他廠還多多少少可以招收一點,但電影廠根本沒法招人。
在運動時期,四人幫為了控制電影廠,不但將電影廠員工趕到農村插隊落戶,還以重新組織隊伍的名義往電影廠塞了大批的退伍軍人,被稱為摻沙子。每家電影廠都被塞了幾百人,其中魔影廠被塞了300多人。除了秀影廠本身需要招人,這個問題不明顯外,像魔影廠、北影廠等老廠都變得極其臃腫,被塞進來的人都難以消化,根本不可能再招人了。
徐商楚見許望秋突然把問題扯到待業青年上去了,微微皺眉道:“你問這個幹什麼,難道修了你們這條街,還能把我們廠的待業青年安置了不成?”
許望秋輕輕一笑,慢悠悠地道:“不敢說都安置了,但安置百十來號人還是沒問題的。”
徐商楚聽到這話一愣,魔影廠待業青年的問題是他非常頭疼的問題,由於孩子找不到工作,很多技術人員都吵著要提前退休,讓自己的孩子接班,這些技術人員、尤其是七級八級技術人員都是廠裡的寶,怎麼可能讓他們提前退休。
徐商楚為此頭疼不已,卻又束手無策,現在聽到許望秋說能安置百十來號人,簡直像是溺水的人看到了飄來的救生圈,激動地道:“你趕緊講講,怎麼解決待業青年的問題?”
許望秋見徐商楚如此焦急,臉上有了笑容:“我舉幾個國外的例子來說,東瀛的電影公司經常在京都拍電影,由於電影公司扎堆搭景,慢慢形成了電影一條街,很多人到京都旅行都會到電影一條街看看。再舉個例子,美國的環球電影公司他們在洛杉磯有個拍攝基地,這個基地不光用來拍電影,他們還把電影中的很多場景都保留下來,做成了主題公園,供遊客參觀遊玩,你們知道這個主題公園每年的收入是多少嗎?十多億美元!”
在場眾人聽到這個數字發出一聲驚呼,電影公司的拍攝基地每年竟然能掙十多億,還是美元,這也太恐怖了吧!
許望秋繼續道:“魔影廠是大電影廠,每年會拍很多電影,而且會越拍越多,其中有些電影是需要搭景的。比如拍古裝戲,比如拍《三國》,比如拍秦始皇,肯定要搭景。如果在攝影棚搭景,拍完之後就拆掉了,那太可惜了。以後拍類似題材又要重搭,非常浪費。
我覺得不如這樣,找市政府在郊區批一塊地,把景集中搭在那裡。比如我們拍《三國》,在那裡搭了景,那麼我們以後再拍三國或者漢朝的電影就不用重新搭景了;其他人要是拍三國戲,他們也不需要自己搭景,直接到我們這裡來拍就是了;我們可以收他們場地費。這次我們修建的這條街也是如此,我們雖然現在修這條街要花不少錢,但以後拍民國魔都戲,就不用搭景,就直接可以在這裡拍了。其他電影廠要拍類似的戲,也可以到我們這裡來,我們可以收他們的場地費嘛!”
國內最早的影視基地是北影廠的明清風情街。1982年北影廠拍攝電影《駱駝祥子》,為了架設佈景,建設了一條小小的街道,叫西四一條街,後來幾經改建擴充,成為了“明清風情街”。國內最成功的影視基地無疑是橫店,1997年謝晉為了拍《鴉片戰爭》而搞出了一片明清風格古建築群,後來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影視製作基地。
在未來,魔影廠也會興建自己的影視基地車墩基地,主要是以民國時期的建築為主,保留了民國時的味道,是拍民國戲的首選影視基地。
影視基地或者影視城的想法在國外不算新鮮玩意,但此時國內卻是聞所未聞,徐商楚和現場眾人被許望秋的想法驚到了,目瞪口呆地卡著許望秋,所有人的反應都是,聽上去好有道理啊,原來可以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