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畢竟是日本,秦至庸再強,只是一個人。要是被日本的大部隊圍堵住,他同樣走不掉。
能把伊藤男抓回中國,已是他目前能做的極限。至於川島玄洋,就讓他再多逍遙些日子。
下次再來抓捕不遲。
伊藤男進房間收拾東西。
秦至庸站在大堂裡隨意觀看茅屋裡的佈局。他不怕伊藤男逃跑,反正伊藤男跑不掉。
書架上,有不少的書籍。中國的古籍拳譜,就是十幾本之多。還有王陽明的著作《傳習錄》。
秦至庸取下《傳習錄》,隨意地翻看。
竹山大枝坐在地上,憤恨地盯著秦至庸。
秦至庸用平和的語氣說道:“竹山大枝,你好像很恨我啊?怎麼,不服氣?也是哈,你的樣子,你的表情,都已經說明你的內心充滿了怨氣。據說,你一輩子都在研究王陽明先師的‘心學’。不知你有什麼心得體會?”
竹山大枝冷聲說道:“我當然不服氣。秦至庸,你年輕,武功高強,可以欺負我們兩個老人,但是你不要得意。我們大日本武者之中,一定有比你更強的人。將來,你一樣會被我們大日本的強者抓回來,接受日本法律的制裁。”
秦至庸詫異地看了竹山大枝一眼,說道:“我還以為,你會說,將來有日本強者來殺死我呢。看來,你研究了王陽明先師的學問,內中的戾氣殺氣,總算是消散了一些。我不否認,你們日本以後可能會出現比我武功更高的拳術奇才。我秦至庸,根本就不是一個純粹的武者。我從來沒有說過,自己是天下第一。不過,想要抓我?那得看你們的本事。”
天下第一,不是秦至庸追求的目標。
就算得了個“天下第一”,又能怎麼樣?
虛名而已。
秦至庸又不會依靠武功拳術來混飯吃。
做人,還是謙虛一點,中庸一點好。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做“第一”的人,無論多強,往往不會有好下場。陳勝吳廣起義,就是例子。他們死了。劉邦反而得了天下,建立了大漢朝廷。
秦至庸看書的速度很快。把《傳習錄》翻閱完,他就將書中的重點內容,理解得差不多了。
秦至庸讀書,和其他人不一樣。他會從書中,推演出王陽明先師是如何“悟道”。思考他老人家當時是什麼樣的精神狀態。
讀儒家的經典如此,讀其他的書籍,亦是如此。
秦至庸讀過的數學書很多,但是他做過的數學習題則非常少。因為他的目的是吸取那些數學家的思想,模擬他們的思維。只要學會了那些偉大的數學家們的思維,破解數學題,就易如反掌,水到渠成。
秦至庸放下手中《傳習錄》,說道:“好書啊。王陽明先師不愧是心學集大成者。他老人家的思想,真是深不可測,非吾輩中人所能衡量。可惜,可惜了……”
竹山大枝嗤笑道:“嘎嘎,是很可惜。陽明先生一代聖賢,是你們中國人的先輩,可是你們中國人對他的學問,視而不見。反而陽明先生的學問,要在我們大日本得以發揚光大。真是可笑。”
有了王陽明的“心學”指引,日本才有了“明治維新”,一舉讓日本成為世界性的強國。
稻盛和夫被譽為“日本經營之聖”,對陽明心學,有著非常深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