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冒然進來了一個來學拳的小子,陳正英身為村長、掌門,要說不留意楊昱乾,那是不可能。楊昱乾能吃苦,悟性高,人品好,是個練武的胚子。
收楊昱乾為弟子,未必就是壞事。
秦至庸對崔天霸說道:“崔教頭,我們該走了。”
崔天霸點頭道:“好。我們現在就走。”
剛出村。
楊昱乾就追了上來。
秦至庸問道:“阿乾,你來幹什麼?”
楊昱乾感激道:“秦先生,我知道陳正英前輩願意收我為徒,肯定是你說服了他。謝謝你,秦先生。”
秦至庸拍了拍楊昱乾的肩膀,說道:“我沒有幫你什麼。你能拜在陳正英前輩門下,學習正宗的太極拳術,是因為你楊昱乾尊師重道,有武德,足夠優秀。若是你的德行有虧,就算天賦再高,陳正英前輩也不會傳你內家拳精髓。仁者無敵,不是虛言。”
楊昱乾點頭道:“秦先生,你的話我記住了。”
………………
經過縣城的時候,崔天霸買了一輛馬車。趕往京城,路途遙遠,徒步可不行。
秦至庸二話不說,直接上了馬車。
崔天霸心中暗道:“小道士真不拿自己當外人。他難道心裡不清楚,自己現在是相當於半個囚徒嗎?”
秦至庸和崔天霸他們不一樣。他的心態端正,恬淡自然,精神飽滿,沒有一點奴性。當然,也沒有高高在上的孤傲。
這說明,秦至庸對待他人,沒有了偏見。就算遇到乞丐和皇帝,他心中都會一視同仁。
崔天霸看似霸道兇狠,其骨子裡依然只是個奴才。面對比自己強的人,卑躬屈膝;在比自己弱的人面前,兇殘霸道。其實,崔天霸這樣的人,最可恨,最可恥。只是他自己毫不自知。
就像是蛆蟲,聞不到自己身上的惡臭一樣。
崔天霸的思想觀念已經根深蒂固,想要改變他的想法,秦至庸的德行還不夠。
渡化他人,那是聖賢才能做到的事情。
秦至庸目前還只是一個普通的讀書人,連“定”之境界都沒有達到。想要渡化別人,遠遠做不到。
當然,秦至庸對崔天霸沒什麼偏見。同樣的大米,養出百種人來。世間有崔天霸這種人,是很正常的事情。
秦至庸不和他同流合汙就是。
秦至庸對崔天霸說道:“崔教頭,上車啊。你還等什麼?”
秦至庸氣質儒雅,氣場大,他隱隱約約成為了路上拿主意的人。那兩個王府密探,覺得理所當然,沒有什麼不對。好像本就應該如此。
崔天霸冷哼一聲,上了馬車。
兩個王府密探,坐在馬車前趕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