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洲開心道:“你的廚藝,我是評價不了啦。反正是大廚級的手藝就對了。秦至庸你小子就是窮講究,讀書人跟我們真是不一樣啊。吃個飯,哪有那麼多規矩?雞湯什麼時候喝,不是喝?”
秦至庸不認同陳正洲的觀點,說道:“二叔,這話你可就說錯了。我不是窮講究。養生,必須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吃飯,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正因為我們窮,沒有富貴人家那麼多的糧食,才更要注重食物。要把有限的食物,用處發揮到極致,達到最大效果滋養身體。”
陳正洲連忙說道:“停。我說不過你。我先喝湯。”
楊昱乾喝了一口雞湯。
鮮。
雞湯太美味。
楊昱乾說道:“好喝。這雞湯,比我娘做的好。”
陳正洲說道:“我就說,秦至庸的廚藝,是大廚級的。阿乾,到我這裡,你可有口福了。以後能天天吃到如此美味的飯菜。”
吃飯的時候,秦至庸不再說話,而是專心吃飯。他喝湯吃飯的速度很慢,慢嚼細嚥。
吃飯,就要像吃飯的樣子。
吃飯,是補充營養,供養身體的手段,不可馬虎。吃飯,同樣是一門修行。
陳正洲已經習慣了秦至庸吃飯時候的狀態。但楊昱乾是第一次和秦至庸同桌吃飯。頗為驚訝。
秦至庸的慢吞吞的樣子和神態,楊昱乾實在是為他著急。秦至庸給楊昱乾的感覺,第一是乾淨。就算是在林子裡砍柴,秦至庸穿著道袍,可是身上,幾乎沒有灰塵,是乾乾淨淨的。第二就是慢。無論是走路,還是做飯,甚至是吃飯,都是慢吞吞。
奇怪的是。秦至庸切菜做飯的動作看似很慢,但做好了飯菜,好像並沒有用多少時間。
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動作慢不怕。只要不出錯,效率並不低。
絕大多數人,風風火火,動作看似很快,但其實做的都是無用功。有時候,事情做錯,還要返工,浪費的時間就更多了。
秦至庸追求的不是速度,而是要把事情做好,做精緻,做出效果。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吃完碗裡最後一粒米飯,秦至庸放下筷子。
秦至庸不會浪費一粒米飯,一根青菜。修行到了秦至庸現在這樣的狀態,可以說是勉強入了門。
秦至庸對楊昱乾說道:“阿乾,你去洗碗。”
秦至庸沒有把楊昱乾當成外人。讓他幹活兒,他在這裡住得才自在。
楊昱乾點頭道:“是,秦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