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搖臂的使用存在一些難以調和的矛盾:如果提前架設好搖臂,再拍攝其他景別的鏡頭時就容易出現穿幫;如果在這組鏡頭開拍之前再架,則要臨時把非常重的配件都運送到高空,耗費的時間將非常長。
乾脆就用無人機航拍!
這些都在無形中增加了拍攝費用…
好在,演員的片酬不高——除了鄧朝,他的片酬是1200萬!
沒辦法,人家就值這個價!
好在其他演員就沒這麼值錢了,尤其是扮演羅力的魏詳,他的酬勞只有不到30萬…
……
電影的籌備階段是一個縝密而又需要講究策略的過程,空談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
作為導演,小白需要考慮所有的事情,並且在開拍之前儘可能的完善。
在正式開機之前,必須每個道具、每個鏡頭、每個人員都考慮周全,否則拍攝的時候很容易出問題。
按照U型結構,劇組的前期籌備從《武林外傳》拍攝期間就已經開始。
《乘風破浪》要在大年初一上映,小白打算四個月完成所有制作,籌備期無疑大大壓縮了。
好在他用的都是頗有經驗,跟了他兩個劇組的員工!
副導演是黃良…
這個省略了磨合的時間。
很多大導演都有自己住專屬的團隊或者御用的班底,拍攝時候瞭解對方的習慣,省去了彼此熟悉的時間,人畢竟不是機器,各部門的配合是需要時間磨出來的,選擇熟悉的班底主要就是為了這個!
按照《乘風破浪》的劇本要求,所有的故事都發生在亭林鎮…
而且是十八年前的亭林鎮。
上哪去找那種富有時代的小鎮呢?
多虧了中國這幾年發展的不平衡!
繁華大上海周邊就有一堆懷舊的小鎮:張堰老城、朱行鎮、楓涇古鎮…
主要取景地就是楓涇古鎮。
“三步一座橋,一望十條巷”
看了幾個外景考察工作人員發來的圖片,小白立刻就定了楓涇古鎮。
絕對意義上的江南小鎮!
陳老八原本想著在影視基地建一座‘亭林鎮’,被白小飛拒絕了,很重要的原因,時間來不及,還有一點,他實在不想再欠陳老八人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