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慶宮。
殿內群臣林立,除了御史和六科,皆是四品以上官員。
待永泰帝踱步而出,於龍椅端坐,眾臣齊齊俯首。
“陛下萬年,大慶萬年!”
“平身。”
永泰帝淡淡開口。
“謝陛下。”
“大事面奏,小事具本,無事捲簾。”
等眾官員直起身子,寶座旁邊的賈紅衣笑眯眯的高聲喊了一句。
話音剛落,兵部侍郎寇向東不等尊次,橫跨一步站了出來。
“陛下!”
兵部侍郎平舉笏板,沉聲道:“定國公亡故,蠻族一旦得知,必將大舉南下!臣以為,當務之急應該立即擇一良將北上,接掌無回關關防,以備蠻族之患。”
此話一出,殿內安靜了幾分。
永泰帝沒說話,彷彿在靜靜的等待著什麼。
果然,沒過多久,內閣首輔劉守義站了出來。
“陛下。”
劉守義老得不成樣子,就這橫跨兩步都顯得顫顫巍巍的,但聲音卻是異常中氣十足:“寇大人說的不錯,蠻族一旦得知定國公亡故,必不會再龜縮於草原,但有一個問題不知寇大人想過沒有,無論誰接掌赤松軍,有把握像定國公一樣,將蠻族拒於無回關之外嗎?”
聲音剛剛落下,細微的嘈雜就在大殿內響起。
大多數人都抱有跟首輔一樣的念頭,紛紛點頭。
事實上,這幾日因定國公之事,陽京看似安靜了不少,但暗地裡早就波濤洶湧。
因為這些官員突然發現,倉促之下,居然找不到能取代定國公的帥才。
也就是說,無論派誰去守無回關,似乎都避免不了關破人亡,蠻族荼毒北地的下場。
“笑話!”
左都御史韓渡長笑一聲,“那照劉閣老這意思,直接放棄無回關得了,北地就任由蠻族肆虐也罷。”
部分有血性的官員紛紛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