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氏兀自眉飛色舞:“到時候只怕他求之不得,趕都趕不走了。”
張氏同樣心裡一寒,但更多則是擔憂。
照這法子,此事還真有可能給趙氏辦成。
不行,不能讓她這麼容易得逞。
一念至此,張氏不等周氏開口,搶先道:“正好子瑜跟蘇平相熟,這事兒乾脆交給他去辦吧。”
“???”
趙氏一臉問號,接著就氣不打一處來。
毫無疑問,她在這這件事上出謀劃策,是冒著觸怒國公的風險。
雖然目的是為了拉攏周氏,但就算事成,能不能成功拉攏也還在兩說。
而張氏此時橫插一腳,破壞了她的計劃不說,張氏自己也要承擔觸怒國公的風險。
屬於是吃力不討好,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最終得利的,反而成了周氏母女。
“子瑜好歹是堂堂國公府的公子,這種小事讓下人去就行,犯不著讓他出馬吧?”
趙氏臉色難看的開口,“更何況,為了接蘇平回京,子瑜已經耽誤了好幾天功課,不好再繼續耽誤下去了。”
“二嫂說的哪裡話,都是一家人,子瑜這個做兄長的,替妹妹出出力再正常不過了。”
此時,張氏心中大石落下,臉上浮起淺笑,“至於國子監,反正已經請了假,等這事兒處理完了,再去上課不遲。”
沈玉書下意識的看向周氏。
這件事說大不大,對國公府來說不值一提,但多少都於私德有虧。
沈玉書不想接手,但作為晚輩又不好拒絕,只能盼望此法為周氏所不齒。
然而,周氏像是根本沒看到他的目光一般,一臉感激的道:“還是你們聰慧,心瀾,還不快謝謝二位嬸嬸。”
“心瀾謝二位嬸嬸成全。”
沈心瀾欠身一禮。
“見外了見外了。”
趙氏笑的比哭還難看。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張氏點了點頭,看向沈玉書:“子瑜,此事關乎心瀾孝道,你要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