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亂世鉅商> 192章 答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92章 答卷 (1 / 2)

聽完了這個規劃報告後,金國的二號人物,統兵都元帥完顏杲提出了以下質疑:

一是提醒二人,要足夠重視宋朝鎮守西部的幾鎮兵馬。無論是折可與、劉延慶、還是劉仲武,據密諜報告,他們的總兵力明面上減少了。其時,每人都暗中擴充了部隊,總兵力都達到了七萬人。

因為,他們實行屯兵制後,糧食不但能夠自給,而且還有餘,多養些兵馬根本不在話下。

經過宋夏之戰後,這幾鎮兵馬戰鬥力大為提高,雖然不能比肩大金鐵踦,但與遼國騎兵相比,可能勢均力敵。

如果宋朝高層知道遼金聯合出兵中原,讓三鎮人馬放棄西部,力保中原。那麼對付這二十多萬大軍,那怕採取守勢,至少需十五萬遼國兵馬和少量金國勇士。

二是要派幾萬大軍牽制太原的仲師中,他帶了四萬太軍去太原,加上原來太原的守軍,手中兵力不下於七八萬。而他的四萬精兵,戰力比遼軍都強。

三是太行山的楊家軍,據說這可是按趙重陽的練兵之法組織起來的大軍。現在已經不下八萬人馬,這八萬人馬可能戰鬥力不下於八萬大金的人馬。要牽制這八萬人馬,需要十萬以上的遼兵。

四是大名府的仲師道手下,也有四萬精兵放在那裡。仲師道雖然已經不管事了,軍隊主要由長孫管理,但戰鬥力尚在。加上大名府的留守梁中書手下有五六萬人馬,由兩員猛將李成和聞達統領,這兩人皆是勇冠三軍的狠人,那也是不可輕敵的。

太原、太行、大名府這三支人馬,恰好像三顆釘子,擋在我們南下中原的必經之路旁,全部是趙重陽離開大宋朝堂之前所作的安排。

這說明,趙重陽早就料到有一天,遼人或金人要南下。

當然,他沒有料到幾年後我們兩國會結成盟友,聯合南下。

以上問題如果沒有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之前,大軍是不可能輕舉妄動的。

對於大金國的都元帥,一代名將完顏杲提出的問題,二人當然不能矇混過關。金兀朮和完顏希尹對這些問題,雖然有一些初步的考慮,但許多問題還沒有完全成熟。

金兀朮說,請大家給他們幾天時間,待他們找出應對的辦法後,再向眾人彙報。到時向都元帥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七日後,金國高層再次開會。在會上,完顏希尹就金遼聯軍對大宋全面開戰時,如何應對西北三鎮、太原、太行山、大名府等地的兵馬提出如下對策:

一是總的策略。立即與大宋假意結盟,並讓遼國也派使團到宋朝強調兩國的盟友關係,還可以送一些禮品討好宋帝。

這樣可以全面麻痺宋人的高層,讓他們處於歌舞昇平的和平氛圍中,根本感覺不到一絲危險因素。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