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雲淡、北風呼嘯,在萬物蕭瑟的大地上,一支黑壓壓的大軍出現在天和地交匯的盡頭,咚!咚!隨著一聲聲低沉的鼓聲,八萬唐軍主力終於抵達了疏勒的地界,這裡是距離疏勒五十里的伽師古城,城池並不高大,它原本是伽師的都城,和莎車一樣,依憑徙多河而生,隨水量的減少而衰,最終被疏勒國吞併,成為拱衛疏勒東方的東大門。
安西諸國間的戰爭大多是平原上的騎兵廝殺,殊少攻城奪寨的慘烈,再加上這裡人口稀少,略略傷亡便告投降,各國對城池的修建遠沒有象中原那般重視,大多用泥土簡單夯實,能阻攔騎兵的長驅直入便可,唐軍眼前的伽師城就是這樣,城牆高約三丈,用泥土夯實,中間填以沙土,整個城池東西長約六百步,南北寬四百步,一共六個城門供人出入,而且不像中原城牆那樣修有馬面(突出城牆的一塊,便於消滅防守的死角),也由此可以看出,這裡的人守城意識十分薄弱,這也難怪,疏勒西有蔥嶺的防禦,東有沙漠的艱難,很少有大規模的異族入侵,而吐蕃大軍從吐火羅到來,以疏勒的弱小,它便立刻投降了吐蕃,以儲存王室和人民。
但大食人卻不一樣,它們的入侵更帶有一種文化和信仰毀滅,故西域各國對大食的抵抗往往更慘烈而持久,至少疏勒是這樣,大食在蔥嶺以西各國強行推行伊斯蘭教的做法,激起了疏勒王裴冷冷的強烈牴觸。當大食軍剛剛越過蔥嶺,裴冷冷便率領疏勒軍襲擊大食軍隊,但終因實力相差懸殊而失敗。
此時地伽師城已經沒有商人逐隊、駱駝成群的盛況了,它更象一個睡著的老人,佈滿了斑駁歲月的城牆上只有數千大食軍防守,城內也已是空空蕩蕩,所有的居民都被強行遷到疏勒城,民居悉數推倒,水井封死。聽不到一聲犬吠,也看不到一片綠色,在初冬的寒風中,兩千多名大食守軍彷彿一尊尊冷漠的雕像,一動不動地注視著唐軍的靠近。
八萬大軍分成三個方陣由遠而近,最後緩緩停在伽師城的三里之外,張煥躍馬上前,在數百名將領地簇擁下,立在一處高地眺望伽師城的情景,他是第一次見到曾擊敗唐軍的大食人。他們崇尚黑色,無論月牙軍旗還是鎧甲都是一色的漆黑,但相距遙遠,看不清他們的面容,這多少給張煥留下一點遺憾。
看了片刻,他回頭對眾將笑道:“你們說大食人為何不直接放棄伽師,卻放幾千人來填我們牙縫,這是何道理?”
他見成烈躍躍欲言,知道他在軍院學了點兵法,有心賣弄一二。便笑道:“成將軍請說!”
成烈號稱西涼軍第一猛將,但作戰的機會卻不多,他一直駐守河湟,許多戰役他都沒有參加,這次西征,他正好又在軍院修學。直到前幾天裴明遠來安西。他才率一萬羌軍跟隨西來,見張煥問他,成烈上前躬身施禮道:“屬下以為,大食人駐弱軍在伽師,目的無非有二,一是阻攔我們一鼓作氣的進攻氣勢,其二便是想探查我們的實力,絕不是唱什麼空城計來嚇唬我們。”
“居然知道空城計。不錯。是有點進步了。”張煥溫和地對他笑了笑,又望向王思雨道:“王將軍有什麼想法?”
王思雨也躬身答道:“我基本贊成成將軍的意見。畢竟大唐與大食地上一次較量是幾十年前的事了,我們大軍壓境而來,他們沒有理由不想知道我們的實力如何,但是屬下還有另一個想法補充成將軍的意見。”
“什麼想法?”張煥低沉地問道。
王思雨凝視了片刻城池,便道:“屬下在想,大食人會不會在城內另有伏兵,待我們步兵攻城之時,突然衝出殺我們一個措手不及?”
張煥點了點頭,這也有些道理,“那依你的看法,此城該怎麼拿下?”
“屬下建議先挖壕溝,或者利用火油來阻斷敵人騎兵進攻之路,再用巨型石直接砸毀城牆,不和他們短兵相接。”
張煥抬頭看了看天色,太陽即將西墜,晚霞滿天,他當即下令道:“大軍再退兩裡駐營,工事營挖三條壕溝!”
一聲令下,大軍緩緩後退,在距離伽師城五里外紮下了大營,當夜,唐軍開始在軍營內組裝石,兩千工事兵在距離城牆五百步外挖了三條長長的壕溝,一萬騎兵在百步外替他們護衛,儘管唐軍幹得熱火朝天,但城內依然十分沉默,沒有任何動靜。
夜色很安靜,月亮慢慢爬上的天空,還是一輪殘月,縷縷銀色的清輝照亮了起起伏伏如遼闊大海的灰色草地和點點密集的營帳,大營內有一座低緩地土丘,土丘上長著三株百年紅柳,緊靠著營帳,乾涸的徙多河向南方蜿蜒而去。
張煥負手站在山丘,銀色的月光灑在他的臉上,歲月就象一個高明的化妝師,無聲無息地雕刻著張煥的氣質和麵容,在經年累月地行軍中,成為累贅地鬍子已經剃掉,將他富有稜廓的臉龐毫無保留地襯托出來,他目光中的銳利已經漸漸內斂,更多地表現出一種成熟且從容的平和神態,但就是這種平和卻更讓人感受著一種內在的威嚴。
這時張煥的身後傳來了輕微的腳步聲,站在他身後約一丈處便不動了,彷彿害怕打擾他的沉思。
“明遠,是你嗎?”張煥淡淡地問道。
“是我!”裴明遠低聲答道:“屬下還有一件事要稟報。”
“來!坐下說話。”
張煥在一塊石頭上坐下,他擺擺手,讓裴明遠坐在他對面。微微笑道:“聽說你生了一個女
裴明遠想到自己地女兒,眼中露出了愛憐之色,他搖了搖頭笑道:“小傢伙生下來雖然很瘦小,但哭聲卻很響亮,可以一口氣哭一個時辰,讓人頭痛不已。
張煥呵呵一笑,“這可是讓人甜蜜地頭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