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名門(直叫人熱血沸騰)> 第一百八十五章 改革思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八十五章 改革思路 (1 / 2)

會西堡之戰後,一種強烈的危機感始終壓在張煥的心頭,來進攻會西堡的並不是真正的吐蕃軍,只是吐蕃軍的附庸軍,一些被吐蕃征服的異族,他們大多數人甚至連盔甲都沒有,儘管如此,他們攻城時所表現那種悍不畏死的氣勢,更讓張煥印象深刻的是吐蕃銳利的攻城器,已經完全不輸於大唐的技術水平。

一場戰役彷彿就是驗金石,將西涼軍所有的弱點都暴露無遺,軍隊人數不足,戰略縱深太狹窄,缺乏獨擋一面的大將,武器沒有優勢。

但透過這場戰役他也得到了許多新的啟示,那就是自己所急需的人才其實就在自己身旁,他們或是書生、或是士兵、或是工匠,他們都是一塊塊沒有經過雕琢的璞玉,是的,只要自己悉心打磨,他們就一定會有大放異彩的一天。

這一切都需要時間,但是他卻沒有時間,張掖郡的吐蕃軍就像是一塊被細繩懸在頭頂的鐵塊,它隨時會掉下來。

非常時期就必須用非常手段,張煥回到武威的第一件事,便是果斷罷免了武威郡六縣中十名錶現平庸的縣令、縣丞和縣尉,這些人都是當初他殺嚴縣令時為了不造成亂局而暫時放手之人,現在武威郡已經完全被他控制了,那這些人就沒有留用的必要。

罷免了十名主要官員後,張煥便從在軍隊服役的四百多名士子中,挑出表現最優秀的十人,接替這些官員地位置。並定下了規矩,此後河西官員的選用,皆從軍隊中挑選。

同時,張煥在西涼軍中宣佈。由於李橫秋在會西堡一戰中表現不力,罷免他中郎將一職。降其為郎將,任流沙河兵馬使,同時任命會西縣縣令羅列兼任會西防禦使,全面負責會西堡的軍政事務。

這件兩事頓時轟動河西。之所以轟動。是因為它打破了許多朝廷禁忌,比如一般地方官的任命是由朝廷選派,就算是在幾大世家控制地地盤裡,他們雖然有自己的私軍,擁有廣袤地田莊和無數家奴,但地方官的任免權始終掌握在朝廷手中,這些世家最多有優先推薦權和彈劾權,可以把自己的人推薦給吏部,也可以向吏部彈劾不稱職的官員。一般而言,吏部都會接受,這就是潛規則。

所以張煥在殺嚴縣令時,尚不敢挑戰這條紅線,便用栽贓他為吐蕃內應地手段。再利用民憤殺了他。

但會西堡一戰便成了張煥控制河西地轉折點。他一腳踢開了朝廷的種種規則,把人事權完全抓到自己手上。按自己的意願行事。

在他任命的十名新官中,有一半都是科舉落榜計程車子,甚至讓一個讀書人取代身經百戰的將軍,所有的這些都顛覆了傳統,強烈地向所有士子、向所有士兵傳遞一個訊號,在河西,只要有能力和才幹,就有出頭的機會。

夜已經深了,張煥的書房依然***通明,從窗紙上可隱隱看見他踱步思考地身影,在他的桌案上擺放著一份軍械署署正宋齊關於研製火藥武器的報告。

這是一個讓張煥十分振奮的訊息,河湟人銳利的攻城武器讓他感受到了強烈地危機,連複雜地機關武器都被吐蕃學走,那大唐引以為傲的弩箭、鎧甲製作技術自然更難以保密,若不是吐蕃資源稀缺,說不定有一天他還會看到全副重鎧地吐蕃人陌刀隊呢!

他已經意識到要想讓唐軍在未來對付遊牧民族的戰役中保持優勢,那只有運用更先進、更有殺傷力的武器。

陌刀是其中之一,它對付遊牧騎兵的利器,張煥也曾經考慮過建立自己的陌刀軍,但因所需鋼材特殊,而武威資源稀缺而作罷,而宋齊忽然提出的火藥武器卻讓張煥眼前一亮,在宋齊的報告描述中,他腦海裡出現一幅畫面,一隻巨大的黑色物體在騎兵群中猛烈爆炸,物體中迸發出無數細小的殺傷鐵片或者透甲釘,上面甚至淬有劇毒。

這是一種嶄新的,極其有殺傷力的新式武器,火藥問世已經數百年,張煥在太原書院時也曾聽人說過一件事,有個製作火藥的匠人將一種新配方火藥儲藏在粗陶罐中,結果無意中點燃,本來只是助燃的火藥竟爆發出巨大的威力,將整棟房子都夷為平地,他的人和新配方皆毀於一旦。

當然這只是一個傳聞,但在宋齊的報告中卻明確指出,火藥在小的容器中燃燒會爆炸,他們已經做過試驗,雖然只成功了一次,但卻證實這個傳說的真實性,現在唯一的問題是河西沒有火藥,確切說是沒有會做火藥的工匠,大唐的火藥只用來製藥和煉丹,從沒有人會想到把它用到軍事上,宋齊找遍了整個武威各縣,最後在天寶縣一家藥房的倉庫中終於找到了十幾桶乾燥的黑火藥。

儘管還只是一個初步設想,但張煥便立即拍板了這個決策,要不惜一切代價發展火藥武器。

他提筆在宋齊的報告上作了批示:撥款十萬貫,配軍士五百人,成立火器局,責令宋齊尋找合適的局正。

就在張煥奮筆疾書時,一隻白皙的手將一碗參茶放在他的旁邊,隨即一個柔軟的身子倚在他的後背上,溫暖的手輕輕撫摸他的頭髮。

張煥把最後一個字寫完,他擱下筆,靠在椅背上,一隻手攬著妻子的腰,另一隻手小心地撫摸她已明顯隆起的肚子,笑道:“怎麼不在屋子裡待著,卻跑到前面來,當心閃了身子。”

裴瑩懷孕已經六個月了,身體日漸沉重,行路頗有不便,再加上天氣炎熱,她便一直呆在家裡,哪裡也不出去,但初為人母的喜悅充溢著這位美麗女子的內心,使她變得更加溫柔。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