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鬥在繼續,精彩的打鬥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李長生卻沒什麼興趣,他將目光看向了聊天群。
以前,他的目光放在自身的道途上,對群員們也不甚在意。
充其量,只是將群員當成收集鴻蒙紫光的工具人而已。
至於他們的死活,他根本就沒放在心上。
雖然有時也擔心群員遇到危險,但那只是普通人對於自己財產損失的擔心罷了。
就好比一個人,攢了很多年的錢才首付買了一輛車,哪能不將它當成寶貝呢。
同樣的道理,對以前的李長生而言,群員們就如同一輛車、一套房似的工具人。
要問他對這些群員有沒有什麼感情,李長生認為有,但不多,只是一點點。
「這樣不好!」
李長生搖了搖頭,醒悟了過來。
從這一場闡截二教的爭鬥,他思考了很多。
靠著群員們,固然可以收集齊那散落於諸天萬界的十二萬九千六百縷紫光。
但證道之後呢,群員們就沒有用了嗎?到時候,兔死狗烹、鳥盡弓藏?
不,證道只是另一個開始而已,混元大羅之境遠不是修行的終點。
李長生有預感,自己的道將寄託在聊天群上,或者說是聊天群的本體鴻蒙至寶「三千大道」的上面。
一如師尊通天聖人的道,體現在截教的教義上,他的道是擷取一線生機,截教的教義便是有教無類,眾生平等。
其他聖人也是如此,太清無為,人教便象徵性的收了一個人族弟子為徒,後面就懶得再收徒了。
玉清元始聖人講究規矩、禮法和尊卑,教出來的闡教弟子也一個個自視甚高、目中無人,看不起血脈、根骨、資質不如自己的人。
李長生身為截教弟子,日後縱使是證道聖人,也不會叛教而出另立它教。
但所謂一山不容二虎,一個教派裡有兩位聖人,可不是什麼好事。
「我的道,不在洪荒,而在於諸天萬界!」
「我證道之後,當於諸天萬界之中廣傳大道,踐行我之道。」
「群員們便是我傳道的助手,也是我的傳道人,而非工具人。」
「不過,現在倒是不急,等我證道之後再說。」
按捺下心中的振奮,李長生暗自思索道。
抬頭看了一旁的通天聖人一眼,他傳音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