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上海童子軍的團長葉春年,將護送國旗的重要任務交給了四十一號團員楊慧敏。
楊慧敏,年僅二十二歲,剛剛高中畢業。在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她毅然加入了上海童子軍戰地服務團,全身心地投入到抗戰報國的服務工作當中。
當接到葉團長交付的任務時,她心中湧起的並非恐懼,而是難以抑制的激動。畢竟,團長能在眾多團員中選中她,這是何等的榮耀,又是多麼深厚的信任!
“團長放心,我就是拼了這條命,也一定會把國旗送到對岸!”
時間來到十月二十八日凌晨三點,楊慧敏小心翼翼地將那面大尺寸的國旗緊緊裹在身上,隨後又在外面穿上了童子軍制服。
由於此前小刀會眾人行動時鬧出了不小的動靜,日軍警覺起來,又增設了一盞探照燈,並增加了更多的槍手。如今,楊慧敏已無法從垃圾橋直接透過。然而,正如葉團長所說,她水性極佳,還具備一項特殊技能——潛泳,甚至能夠一口氣在水下憋足一分鐘。
面對著遠處從日軍基地照射過來的兩道刺眼光束,楊慧敏小心翼翼地匍匐著爬到河邊,順著垃圾橋投下的陰影,悄然潛入河中。她深吸一口氣,整個人瞬間沒入河面,如同一條靈動的魚兒,朝著對岸奮力滑行而去。
顧雅芳和沈括遠遠地注視著河面,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這條河平日裡走著雖不覺得寬闊,但要憑藉一口氣潛游過去,著實令人緊張得胸口發緊。
從他們所處的角度遠遠望去,河面上平靜得沒有一絲波瀾。若不是事先知曉楊慧敏已經潛入水中,他們絕對無法察覺河裡竟還藏著一個人,更不用說距離更遠、警惕性極高的日軍了。
楊慧敏憑藉著高超的水性和強大的肺活量,成功地在水下潛行。她適時地將腦袋探出河面,迅速換了幾口氣。就在她準備爬上河岸時,一根繩子突然垂到了她的手邊。
“同志,抓住繩子,我們拉你上來!”
原來是倉庫裡的沈煉他們一直在等待著。誰都沒想到,這位年輕的女學生竟能如此悄無聲息地從河裡冒出來。沈煉第一時間將繩子拋向她,待楊慧敏緊緊抓住後,便緩緩地、小心翼翼地將她往上拽。
楊慧敏渾身溼漉漉的,站在謝晉元面前,鄭重地敬了個禮,說道:“上海童子軍軍團四十一號團員楊慧敏,向您報道!國旗就裹在我身上。”
謝晉元神色激動,身旁的一眾官兵也被深深感動,眼眶都紅了。
他先是莊重地回敬了一個軍禮,緊接著緊緊握住楊慧敏的手,激動地說道:“勇敢的同志,你給我們送來的不僅僅是一面莊嚴的國旗,更是我們中華民族誓死不屈、頑強抗爭的堅毅精神!來人,立刻騰出一間辦公室,給楊同志找身乾淨的衣服來!”
很快,楊慧敏被安頓在一間專門騰出的倉庫辦公室裡。她取出隨身攜帶的國旗,隨後換上了乾爽的衣服。
謝晉元等人仔細地將國旗擦拭乾淨,抖了抖,目光忽然轉向沈煉。
“沈煉,帶著你們班的人,上屋頂升旗!”
沈煉挺起胸膛,堅定地應道:“是!”
由於此時正處於戰鬥的關鍵時刻,謝晉元與楊瑞福等人都無法離開指揮崗位,於是便將升旗這一神聖而重要的任務交給了沈煉他們班計程車兵。
沈煉雙手虔誠地捧著這面特製的巨大國旗,乘坐電梯來到四行倉庫的屋頂。然而,在屋頂找了好一會兒,都沒發現像樣的旗杆,最後只能臨時找來兩根竹竿充當旗杆。
他們將國旗穩穩地綁好,固定在竹竿之上。沈煉班裡的十名士兵,加上原本在屋頂駐守的十人,一共二十人,整齊地站成兩排,向那冉冉升起的國旗,莊嚴地敬禮。與此同時,一名號兵吹響了激昂的敬禮號。
就在這時,天邊泛起了白光,那耀眼的光芒直射在四行倉庫的屋頂,彷彿一把利劍,劃破了黑暗,預示著清晨的到來。
日軍基地那邊,傳來幾聲冷槍,但並未擊中在屋頂參加升旗典禮計程車兵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