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本來要給錢滿霞重新做件棉襖。錢滿霞這兩年個子長得快,棉襖早就短了,接了一年又一年。今年不止短了,還瘦了。小姑娘正是愛美的年齡,每次看到錢滿蝶做了新衣裳,都羨慕不已。
之前吳氏許願給她重新做一件,可如今掰著那點錢,只得抱歉地對小姑娘說,“霞姑,讓你嫂子把舊襖子拆了,再加肥點。”
錢滿霞懂事地點頭說,“好。嫂子手巧,改的舊襖子穿著也好看。”
錢亦錦在一旁說,“奶,把我的棉花給姑姑做。我是男娃,不奈穿新衣。”除了吃食,其它的東西小正太都有先人後己的覺悟。
昨天錢老太過來,說是錢亦錦的棉襖棉褲早短了,她去鎮上買了一斤棉花幾尺粗布,讓程月給他做套棉衣和棉褲。
吳氏可不敢把專項棉花挪給錢滿霞。平時老太太偷偷給錢三貴和錢亦錦拿口吃食來,還防著吳氏給錢亦繡和錢滿霞吃,話裡話外敲打著。這明面上的東西若是挪用了還了得?
不過,把錢亦錦原來的棉襖拆了,抽些棉花給錢滿霞添上,剩下的還可以給錢亦繡改改。
吳氏掰著指頭算計著那點錢,一個冬天還是艱難地過去了。一家人都盼著收冬小麥,家裡就會好過些。
如今,家裡連人都喂不飽,不僅錢亦錦去村裡吃飯的時候多了,連大山進山的時間都比往年多。
還有就是村子西面又有閒漢出現了。他們會趁大山和錢亦錦不在家的時候來院子外面學學狗叫蛙叫,說兩句渾話,但光天化日之下還是不敢做啥出格的事情。
雖然大山隔三岔五會進山找食吃,但天黑前都會回家。而且這些人也怕錢亦錦,別看他還是個孩子,兇狠起來的架式不輸他家的“大狗”。
有一次,範二黑子和花癲子見大山進山了,就結伴來他家院外學蛙叫。被院子裡扔出來的石頭砸了個正著,隨著咒罵聲,錢亦錦拎著砍柴刀跑出來。看著他充血的雙眼和寒光四射的砍柴刀,兩個大男人也嚇得撒腿便跑。
春天來了,百花盛開,錢家幾個人也從悲傷的情緒中走了出來。只是錢三貴的身子依舊十分不好,還躺在床上起不來,不過能捱過嚴冬已經是奇蹟了。
四月初六的清晨,除了錢三貴還在屋裡歇著,其他幾人都在堂屋吃早飯。早飯是玉米糊,但多了兩個水煮蛋。
吳氏把雞蛋遞過去,笑著對兩個孩子說,“今天是你們六歲生辰。一晃眼,我們錦娃、繡兒都這麼大了。”
兩個孩子早就等著這一天了,拿著雞蛋笑得見牙不見眼,錢亦錦大聲說,“謝謝奶奶。”
錢亦繡也跟著小聲說了句,“謝謝奶。”
“還有呢?”程月生怕他們把自己忘了,趕緊問。
“謝謝孃親。”兩個孩子又說道。
錢亦錦猴急地剝了蛋殼,三口就把雞蛋吃進肚裡。然後,又喝了兩碗粥。
錢亦繡卻把雞蛋揣進荷包裡,糯糯地說,“等繡兒餓了再吃。”然後,只吃了大半碗粥。
吃完飯,吳氏下地去了。自從入了春,地裡的草就瘋長,她去鋤草。
大山也跟著跑了出去。山裡的動物開始多起來,它幾乎每天都會進山找食吃。
錢滿霞洗完碗,再把衣裳洗了,就要上山撿柴夥。平時都是自己去,但由於昨天她撿的乾柴多,藏了一捆在灌木林裡,她讓錢亦錦去幫她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