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與我說過,南瞻有五大節日,簪花節,端午節,中秋,除夕,還有上元節,都是頂頂重要的節日。
端午在南瞻也叫五月節,各地進給宮裡的“端陽貢”,每年都要裝滿幾十輛馬車。
馬車載滿禮品,行過宣武門,繞過儺勝街,穿過長長的宮道運到國庫裡去。
昨夜七八個小黃門端著大大小小的托盤來展華宮時,我極為熱情的招呼,財迷的想著這都會是什麼寶貝。我耐住性子領完旨,等人走後,便迫不及待的開啟紅布遮住的托盤。
可見著東西后,不由得大失所望。
我還以為能是些金銀珠寶、綾羅綢緞什麼的,怎料到會是這些尋常物件。盤子裡包羅永珍,有紗、葛、扇子、香餅、香包、香袋、宮珮,還有紫金錠、蟾酥錠、鹽水錠等避暑藥品。
我拿起個香包嗅了嗅,一股刺鼻的藥草味撲面而來,我趕緊放下,又撐開一柄摺扇,搖晃兩下感嘆道:“我寧願全都是些吃的。”
百越之地進獻的荔枝、楊梅、贛州的菱角、桐密的香瓜、龍眼,鄱鎮的臘魚燒鵝,這些吃食,光想想我都覺得流口水。
花撫輕笑,邊收拾恩賞邊叮囑我道:“這些雖非至寶,但也都是精細珍貴的好物件。且是陛下賞賜之物,是皇恩浩蕩,公主萬不能胡說,尤其是在外面。”
我乖巧的點點頭,繼續扇風。
看著花撫為節日忙得熱火朝天,我忽而想起北邱的伊慕額節,差不多也是這個時候。
五月中旬,草原上的羊、牛、馬和駱駝剛接完春羔,牧民們用刀將母羔左耳抿出豁口,放回大群,為養滿兩年的馬駒打上烙印,擠下的牛乳熬煮成奶豆腐,到了夜間,人們圍著篝火載歌載舞,吹著鐵笛,拉著馬頭琴,喝著新做的馬奶酒,吃著奶豆腐和烤全羊,真是暢快極了。
今年,是我來南瞻後過的第二個端午,南帝將慶賀地點定在了瓊林苑的行宮。
其實南瞻的端午也挺好玩的,能看龍舟、吃粽子,還有好看的五彩珠串戴,但因有太多禮儀規矩要守,就覺得沒那麼有趣了。至少在北邱,我能過得自在一些,守的規矩少一些。
翌日清晨,花撫早已替我打點好一切,所以我並無多少瑣事需要煩心,得以輕裝上陣。
到了瓊林苑後,我向安平打了招呼,便徑直去找于歸。
我本以為允康和安康也會來,可尋覓半晌,也沒有見到她們身影。
我在昱池邊上尋到于歸時,她正和趙青魚、盛雲姜在玩投壺。
我興高采烈地提起裙襬向她跑去,誰知青石板上有水,我腳下不穩,一個趔趄摔倒在地。
“哎呦,我的天哪。”我躺在地上,疼得齜牙咧嘴。
疼就算了,關鍵還好死不死的倒在了陶絮兒腳邊,朵步見狀,急忙上來扶我。
真丟人,真丟人啊~
陶絮兒毫無掩飾的笑出聲來,我又羞又惱,抬頭狠狠瞪了她一眼。
“公主殿下,怎麼行此大禮,您這是要折煞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