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坐在蘇有身邊的那幾名觀眾感觸更深。
“《媽媽說》,和《父親寫的散文詩》是一個風格啊,一個寫給爸爸的,一個寫給媽媽的,真好。”
“我最喜歡聽蘇有唱歌講故事。”
……
蘇有抱著吉他,沒有去關注聽眾的反應。他沉浸在這首歌的意境中,沉浸在自己的感情世界中。
這首歌寫的男孩,和他也很相似。
“1993年
生我的這年
莊稼在肩,我在胸前,父親跟著失聯
……”
1993年,媽媽把我抱在胸前,肩上擔著莊稼,父親失聯了。
這樣一首歌,就是一個故事。
張嘆注意到腳邊的幾個小朋友忽然都安靜了,小白和喜兒瞪大了眼睛,盯著舞臺中央的蘇有,在出神。
小小白和小王已經不見了,不知道什麼時候跑掉了。
此刻和小白、喜兒站在一起的,還有小米、嘟嘟和程程。
她們幾個都在認真地聽歌,張嘆覺得她們應該都感受到了《媽媽說》這首歌所表達的意思。
他不禁有些擔心。
看吧,心思最為敏感的小米,她的眼睛已經亮晶晶的,泛著水光。
終於,《媽媽說》這首歌到了副歌部分。
蘇有的聲音提高了,聲調也自然拔高。
“她說每當夕陽染紅你的臉龐
她也望著天邊想著她的媽媽
那種感覺有些委屈有些想家
淚如雨下~
……”
有的多愁善感的女孩已經哭了,在用紙巾擦拭眼睛。
現場出奇的靜謐,和之前的氣氛完全不一樣。
這就是音樂的力量,可以讓人瘋狂快樂,也可以讓人沉默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