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浪看著地圖思忖道:“與其同袁紹、曹操糾纏於中原,不如另闢蹊徑!”
賈詡深有同感地點了點頭,“西川乃天府之國,物產豐饒,人口眾多,且這些年未受到動亂的衝擊,若拿下西川,大將軍便擁有了一個可靠的後勤基地!進,可與天下英雄逐鹿中原,退,可閉關絕塞以待時變!大將軍可據此立於不敗之地!”頓了頓,“更可喜的是,當今川中刺史劉璋闇弱無能,川中軍旅不修兵戈,將惰而兵弱,以我軍之鋒銳擊巴蜀怠弱之師,無異於獅子搏兔!”
隨即皺起眉頭,“不過要攻西川,須先取漢中。漢中張魯一直在防備我軍,先前我軍與袁紹鏖戰之時,張魯便蠢蠢欲動,漢中地形又險峻異常,攻取漢中並非易事啊!不過張魯與劉璋有血海深仇,我們也許可以在這上面做文章。“
張浪皺眉道:“文和的意思,難道是要等他兩家交鋒之時動手?這樣好是好,只是看他們現在的樣子,只怕短時間內不太可能交戰啊!咱們總不能守株待兔吧?”
“不,大將軍誤會我的意思了。”賈詡的臉上流露出高深莫測的邪惡微笑,那是他算計別人時特有的一種表情,認識賈詡的人都知道,賈詡一旦流露出這種表情,一定有人要倒黴了。
張浪呵呵一笑,“文和就別賣關子了!有什麼妙計快說!”
賈詡將他的計策和盤托出。
張浪哈哈大笑,“好!你就去出使漢中吧!”
賈詡微微一笑。
第二天,賈詡便帶著一支隊伍和豐厚的禮物離開了長安,往漢中而去。
賈詡出使漢中,張浪則全心全意地開始擴軍整編的工作,政務方面的事情全都交給了蔡邕。
夜深了,蔡邕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中,跟在身後的兩名僕役,每個人懷裡都捧著一大堆的還未來得及批閱的公文,蔡邕打算把這些公文帶回家來繼續批閱。
蔡邕一回來,便一頭扎進了書房。
蔡琰親自準備了參湯送到書房中。看到父親聚精會神一絲不苟的模樣,又是欣慰又是心疼。走上前,將參湯放到父親面前,輕聲道:“父親,您別太累了!”
蔡邕抬頭看了一眼女兒,拿起湯碗喝了一大口,長長地吐了口氣,感慨道:“聖人說‘士為知己者死’!大將軍如此看重為父,為父怎能不鞠躬盡瘁以死相報呢?”
“父親,大將軍最近都在忙什麼呢?這幾天我去大將軍府都沒看見他!”
蔡邕埋下頭去繼續批閱公文,一邊批閱公文一邊道:“大將軍忙著擴軍呢!別說你了,我都有幾天沒看見他人了,聽說他這些天都住在軍營裡!”
聽到這話,蔡琰心裡好受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