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知語拍拍手,將人注意力集中過來。
“大家想必也知道了,以後葉家村和周圍幾個村子都是我的封地了,我這次回來,就是想看看,已經開春了,也想問問大家,地裡都準備種些什麼?”
這些話一說出口,底下村民紛紛議論起來,之前跟葉知語比較熟悉的人便開口道,“我們家還是種水稻,不過知語,你這麼問,是不是要增加我們稅收啊?”
葉知語笑了笑,“當然不是,稅收是由國家和官府定的,我哪有資格增加或者減免,不過是看大家黃土裡刨食,一年到頭來,都沒有存點錢,想給大家出點主意,種別的東西。”
蓮花嬸子來了興頭,只要不是加稅,什麼都好說,“知語,你要讓大家種什麼?”
葉知語原先打算是讓他們先種上花椒和辣椒,但是想到實際情況,花椒三年才能見到收成,百姓說不定會餓死。
辣椒雖然是自己從空間拿出的種子,但是不能做為糧食吃,等運輸到京城或者其他什麼需要的地方,有各種不確定因素,這一點她不能保證。
於是最終決定,把空間裡面的雜交水稻種子拿出來,先進行育苗,百姓只有先吃飽肚子,才能想其他的事情。
這個時代的水稻畝產差不多都是在兩三石,還是在風調雨順的年頭,家裡田畝多還好,田畝少的,交完稅,家裡就不剩什麼了。
葉知語家生活條件在村裡算是中上水平了,好多人家還過著吃不飽的日子。
“我這裡有一種水稻種子,可以畝產達到二十石,也就是兩千斤,你們願不願意嘗試?”葉知語這時候才感覺到袁爺爺的偉大。
村民彷彿聽錯了一般不敢置信,“什麼?開什麼玩笑,畝產兩千斤,我家十畝田都要發財了。”
葉老大輕輕走到她身邊低頭問,“知語,你是不是說錯了,怎麼會有這麼高的畝產,那穗子豈不是要把稻苗壓彎?”
雜交水稻的確能壓彎稻苗,畢竟經過袁爺爺一生的努力,笑著回答,“沒說錯,是兩千斤,播種的時間快到了,如果你們願意,我免費給你們發放種子。”
一時間,底下議論的聲音更大了。
葉知語接著說,“不僅畝產兩千斤,而且一年能種兩季,我知道你們每家每戶都是有田地的,我第一年會給你們每戶兩畝田的種子,有多餘的土地,你們也可以種植其他的,鄉親們考慮的怎麼樣?”
聽到這個誇張的數字,不少村民都躍躍欲試,知語如今是京城中大戶人家小姐,不會閒來無事來誆騙著他們玩,而且收成也直接關係著稅收,所以他們都很相信葉知語。
“我願意!”
“我家也願意……”
歡呼聲此起彼伏,葉知語原以為還要多費一些口舌,沒想到大家答應的都這麼痛快,姜氏看著女兒一呼百應的樣子,心中特別自豪。
水稻種植前,需要育苗,這些事鄉親們自己就能完成,一輩子的農民,這些事情手到擒來。根本不需要葉知語插手。
“那決定好的人,明日一早來我家領種子,爭取早日種上新糧食,大家也早日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好!……”
還有一件事,就是有些村民家中不止兩畝地,她這次回來主要的目的還是希望他們能種上辣椒土豆這些大晟沒有的東西。
她敢保證,一旦推廣開來,大晟將不再會有餓死的人。
於是頓了頓繼續說到,“葉大伯,你家兄弟多,田畝也多,不知道願不願意單獨劃分幾畝地種植花椒這種東西,京城時興的農作物,如果我預料的不錯,一兩花椒一兩銀,你有興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