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咱們幾個,你咋弄這麼多菜呢?吃不了浪費了。”
林小曼笑道:“媽,你們就使勁吃吧,吃不了,這肘子和肉皮凍,你們明天正好帶著車上吃。這個本來就不怕涼。”
火車上不熱,最起碼穿的棉襖什麼的是不用脫的,也不怕肉皮凍化了。
林母說:“你倒是想的怪周到的,那也行,我和你爸,我們出來的急,就裝了些幹吧點心,還有些煎餅鹹菜,準備在車上對付一頓。這下好了,不用對付了,”林母說起來,這話就停不住了,“你是不知道啊,你爸現在嘴可饞了,這一天要不給他弄幾片肉,他第二天保準想要吃燉肉。”
林父一邊吃著肘子一邊說:“現在生活好了,又不是沒條件,你媽就一天的窮節省。”相比排骨,他更愛吃肘子,這個實惠,不像排骨,老貴的不說,還吃一半扔一半,怪心疼的。
吃完晚飯,林小曼把之前緩好的肉剁成餡,準備明天早上給二老包頓餃子。
“快別忙了,明天早上吃剩的就行。”
“沒事,也不費事。這些剩的,我正好中午吃。”
林母就去接她手裡的菜刀,“給你,我剁,我比你有勁。”
林小曼也沒逞強,把菜刀放下,去收拾碗筷。娘倆一邊在廚房幹活,一邊說話。
“你嫂子的孃家媽,給孩子織了套小毛衣毛褲,讓我給捎著。我瞅著怪好看的,她那手倒怪巧的。”林母先引出了話匣子。
接著,她有些猶豫的說:“你哥來信上還說了,想讓我們留在那邊不回來了,說孩子也得有人幫著看……”
林小曼一愣,“那你和我爸是怎麼想的?”
她覺得,林父林母還十分年輕,根本沒必要往一起湊乎。現在這樣一年見幾面還總有矛盾呢!可她也知道,現在人的思想沒有二三十年後大家那麼想得開,特別是農村的思想,重男輕女,養兒防老的思想是人人都有的。
她張口勸道:“媽,我是不贊同你們和我哥一起住的。你們才五十多歲,以後萬一有了矛盾,難道還能再搬出來不成?”不是外人,她說話特別直特別實在。
林母其實和丈夫商量以後,都覺得得去幫一把。
她和林小曼說這事,也不是商量她,而是想給她透過話。
“你說的這些,我和你爸都懂。可你不知道,我伺候了半個月,你嫂子可有意見了,要是我再不去幫她照顧孩子,那以後,我們老了,她都能把我們踹出去。”
“瞎說啥?兒媳婦不是那樣的人,再說不是還有大魁呢!”林父搬了個凳子,坐在廚房外門口處,點了一根菸,抽了幾口才說道:“小曼啊,就像你媽說的那樣,你哥就說這話了……你說,兒子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不管,這以後也沒臉說讓他們照顧啊!”
林小曼多少也能理解他們的思想。
幾十年事,不是總有人說“你沒照顧過我月子,憑啥讓我照顧你病?養你老?”
她想了想,“媽,這樣吧,跟我哥說說,給你們在他們住的附近或者買或者租個房子,你們既可以幫他們看孩子,又不住在一起,這樣也省了不少矛盾。”
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