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姐被她的話嗆住了,咳了半天很是無語的看著她,“小曼,都說你清高,我怎麼沒看出來?”
林小曼心想你說的那是哪年的事了。清高那位根本不是我,我就是一俗人。
她嘿嘿笑道:“玩笑玩笑。”
高大姐哭笑不得,“行了,你放心吧,建軍不是那樣的人。”
林小曼心想,他不是那樣的人我知道,可你男人是不是,這我真不清楚,我是在提醒你啊!
可惜,顯然高大姐並沒有把她的話當回事。
林小曼去了市裡幾趟,在九月初的時候,店裡終於裝修完,到的十件婚紗也都掛上了,雖然不多,但這是市裡第一家婚紗出租店,兩件粉紅色婚紗,兩件紅色婚紗,六件白色婚紗。
款式很簡單,也沒有過多的暴露,大多數都是在下襬處層層疊疊,很符合這年代的審美,剛一營業就訂出去了好幾件。
於華看著吃驚不已,“一件一天的租金就是六十,趕上一個月的工資了,沒想到有錢人這麼多。”
林小曼說:“不是有錢人多,而是大家都想著,一輩子就結一次婚,所以都想弄得漂亮一些,洋氣一些。咱們掙得其實就是這個俏錢。”
於華喜歡不已的摸著那件粉色的婚紗,“真好看!我媽說,有粉色的就不讓我穿白色的,我也是這麼覺得,還是這粉色好看。”
國人對白色的接受程度還不是太高,前世,她聽媽媽說過,結婚時已經是九十年代中期了,可因為家裡有老人,結婚時穿婚紗就只能挑紅色的。而且,現在可沒有粉色是二婚才穿的說法。
這時候的婚紗店不像後來,還是淡季旺季之分的。冬天就是淡季,畢竟這個穿著不暖和。但之前的利潤讓人難以想象,很快,跟風的就來了,過了年開春暖和了,在旁邊接連開了兩家婚紗店。
不過,因為她們又進了好幾款新式的婚紗,而且有一定的知名度了,生意一直很好。
這兩年,商場裡賣的衣服,款式多了起來,面料和顏色也豐富了起來。
林小曼開服裝店不僅給別人加工衣服,還賣成衣,這兩年掙了不少錢,在縣城裡買了樓房和門面房。
她和齊明書一起,成立了省裡第一家服裝公司。
林小曼佔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齊明書佔百分之三十九,剩下的股份百分之七給了教她做衣服的付華,還有於華也佔了百分之三。
之所以拉上這二位,是因為付華的手藝,還有齊明書的能力。
於華本來是在一家企業當會計的,她結婚後,企業效益也不好,她有婚紗店的分紅倒不愁錢,但閒著實在無聊,她在當地有人脈,本人又有能力,林小曼就把她拉上了。
而於華覺得林小曼做哪個都掙錢,當然不會拒絕。至於付華,也是猶豫了好久,還是她丈夫拍板才同意的。
要知道,服裝公司要是做好了,第一個衝擊的可是當地的服裝市場,付華的丈夫非常精明,他準備兩手一起抓,無論哪個做得好他都不虧。
因為是省裡第一家服裝企業,齊明書還去要了不少優惠政策。
公司成立後,除了供應省內百貨商店,並沒有往省外拓展市場,因為林小曼準備剛開始掙外國人的錢。
所以工人的一大部分精力都用於做運動服。
看著廠房裡堆得像小山似的運動服,齊明書的臉都要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