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決戰襄陽
九月,秋霜清冽,石閔率本部一萬鐵騎和一萬步卒,共兩萬兵馬出征襄陽,照往常一樣,曲高留守洛陽。
石閔此次行軍緩慢,他先派人給王首送去勸降書信,信中言明他不忍傷害襄陽百姓,勸王首莫作困獸之鬥;但如若出城迎戰,他僅以三成兵力與王首對弈,輸則永不侵犯襄陽地界。
王首接到勸降信,於孤燈下靜思一日,終予回信,信中就一個字:“戰!”
襄陽有守軍兩萬餘,石閔也帶來兩萬兵馬,雖兵力所差無幾,但戰力卻遠遠不及。以兩萬守軍出城迎戰石閔六千部下,或許還有取勝的機會,但若閉城固守,再堅固的城池也終有被攻破的一日,無異於畫牢等死。
王首自幼熟讀兵法,又是習武之人,也曾師從葛洪,習得一身道門秘法,決機於兩陣之間,本就是他所長,但一身之才卻從未得機會施展。如今晉室苟延殘喘,這一戰關係著晉室最後的尊嚴,他無論如何也要全力以赴,取得勝利。即便是面對趙國的戰神,他也無所畏懼!
石閔於襄陽城北十里外紮營,旌旗遍野,刀劍如林,下定寨柵,連絡數里。隨後親率六千步卒向襄陽進攻,傳令軍將鼓譟而進。
王首金盔金甲,錦袍玉帶,立於陣前,以兩萬兵馬迎戰,排好陣勢。兩軍對峙,石閔策馬出陣,叫陣道:“玉面小兒,可有膽與我一戰?”
王首冷聲回道:“何需與你逞作匹夫?我軍將士盼今日決戰久矣!”
石閔失了興致,道:“那便出兵吧!”
鼓聲大噪,石閔六千步卒各執刀盾,疾步衝鋒,齊聲叫嚎,威震數里。王首揮軍列陣,以一萬步卒迎擊,五千弓手以箭禦敵,五千甲士壓於陣後。弓箭如雨而下,石軍士兵鐵甲加身,舉盾於頂,箭矢不能破,死傷甚微,不過百人。兩軍步卒交鋒激戰,胡人勇武,以一敵二不落敗勢,反倒愈殺愈勇。三通鼓響後,襄陽步卒折損過半,石軍僅折損一千餘人。
石閔於陣後觀望著戰場,眼見襄陽守軍屍橫遍地,戰局基本落定,眼底閃過一絲落寞,長長吁了口氣。
王首緊咬牙關,眼見已方損失慘重,已呈劣勢,再戰下去必敗無疑。當下唯有斬殺敵將,方能反敗為勝。雖知石閔勇武天下難當,也只得硬著頭皮拍馬出陣,叫道:“石閔,久聞你天下無敵,襄陽王首特來領教!”
襄陽守軍聞言無不震驚,王首一文弱書生,如何有膽敢挑石閔出戰?這豈不是白白枉送性命!但見王首執劍立馬,頗具英姿,長劍左右揮舞,連斬數十胡卒,方知這位玉面王郎絕技在身,深藏不露。一時間,襄軍士氣大振,與胡卒戰況愈烈!
石閔聽得王首叫陣,又見襄軍激昂,面上竟露出喜色,他拍馬揮刀直取王首,叫道:“我還以為你只會白詞念賦,看墳守墓!”
王首全神應戰,不與石閔爭口上長短,刀劍相斬,玎玎兩響,迸出火花四濺。連戰二十回合,石閔一記重斬,將王首長劍從中碎斷,整個人也被刀氣重傷落馬。
主帥落馬,襄軍陣腳自亂,不少步卒棄兵而逃。石閔見王首強忍著傷痛起身,雙目中仍飽含著熊熊戰意,心中頓生敬佩,但今日戰局已定,再難扭轉。石閔對著王首,緩緩舉起長刀。
一道破空聲劃過二人中間,石閔右臂上剎那間出現一條血口,隨後他身側不遠處一名胡卒吐血倒地。
不理會何處飛來的暗器,石閔嘴角微微勾起一抹笑意,從衣角割下一塊布條,兀自包紮傷口。
王首卻是剛從石閔手下搶回一條命,回過神來,這石閔的武功果真天下無敵,何人能以暗器傷他?但見那名胡卒死得離奇,胸前一道兩寸的口子還在不住地向外滲血,他心神一凜,叫道:“陸離劍!”快步奔到那胡卒身前,將那柄無色長劍拔起,再次備戰!
石軍正追擊襄軍,忽東北陣角傳來廝殺之聲,兩軍皆是大驚,難道襄陽還有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