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明看完罵了句髒話,把信紙揉作一團,丟進垃圾桶裡。
紅溢網咖魚龍混成,不宜久留。臨走的時候,沈清明還不忘把裝著毒蟲屍體的可樂瓶撿起,也扔到垃圾桶裡面,還留了十塊抵做那兩瓶可樂錢。
出了網咖後門,沈清明本想聯絡一下胖子,瞭解有關凱旋俱樂部的更多訊息,卻發現胖子的手機號一直處於無人應答的狀態。
職業選手生活作息時間極其不規律,一睡一整天如同家常便飯。他無意打擾胖子休息,只是給胖子發了個簡訊,叫他醒來之後給自己打個電話。
掏出手機,沈清明順手開啟了王者榮耀2的遊戲論壇。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成為一代遊戲高手,就必須要了解遊戲內的各種資料。沈清明目前最缺乏的,就是對王者榮耀2的資料認知。
對於普通玩家來說,靠著對王者榮耀初代的內容理解和遊戲內的新手教學就可以很好的暢玩王者榮耀2。而對於高階玩家來說,他們要掌握的資訊遠不止如此。
舉個例子來說,打本掉落了一件增加500血量上限和30點物理攻擊的雙詞綴護腕,而玩家此時裝備的是隻增加40點物理攻擊的單詞綴護腕。
普通玩家只需要知道,這件裝備比自己身上的護腕屬性好一些就會換上新裝備。
而高手則要明確的分析出兩件裝備之間的優缺點,雖然500血量上限很誘人,但是不會對自己的傷害資料產生影響。如果追求dps最大化的話,那麼雙詞綴護腕並不如自己正在裝備的單詞綴護腕好用。
不止如此,高階玩家還要考慮到更換裝備之後的連鎖反應。
之前在40物攻狀態下,只需要三刀就可以擊殺的敵人,由於換了新護腕物攻面板降低了10點,現在需要四刀才能殺死。
多出的一刀不僅會拖慢戰鬥節奏,還會給小怪帶來額外攻擊的機會,反而會掉更多生命值。
這就是高手與普通玩家之間的差距。
如果說新手玩家對遊戲的認知等級只有1,那麼普通玩家就是10,而高手至少100起步的話。
沈清明目前就在5左右,雖然他懂破招也能連出極速風花雪月,但這些都是靠他職業級別的意識和手感完成的,很多遊戲細節他還完全不清楚。
譬如王者榮耀2中的技能控制優先順序,就一直在困擾著沈清明。
在觀看東郭連續用強風擊敗亞瑟和阿珂時,沈清明就在思考這個問題。如果玩家在被狂風吹起的同時被人擊暈,那麼究竟是會先判定吹飛狀態還是眩暈狀態呢?
由此延伸思考出去,如果玩家在眩暈的時候被人擊倒,那麼玩家是在倒地的同時眩暈,還是由擊倒效果取代掉暈眩效果?如果玩家在沉默的時候被眩暈,那麼究竟是沉默被眩暈所取代,還是沉默與眩暈狀態並存呢?
這些問題看似搞笑,實則已經觸及了對戰的核心部分,那就是控制手段的先後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