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經由顏聚這些人出面的效果要遠遠超過楊明,不因為別的,只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並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建立的。
在此時的情況下,無論楊明的許諾有多麼誘人,原來趙國士卒們都會將信將疑,甚至完全是懷疑,不為別的,只為當年秦軍在長平做下的事情。
雖然當年秦軍在長平做的事情是對自己最好的、也是逼不得已的選擇,但終究還是打破了諸國之間作戰的底線,秦國想要重新建立起與趙地百姓間的信任,還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好在,楊明對這樣的現狀很清楚,所以在從降兵之中挑選一部真正的精銳,組建一支由趙地百姓為基礎的新軍的這個過程中,楊明並未刻意強化自己的存在,而是讓顏聚這些人出面,現在的楊明不需要多說什麼,只等著夏去秋來,等著楊明帶領這些人攻入燕國境,將本屬於燕國的東西變成實實在在的好處分到他們手中,所謂的信任自然也就能夠建立起來。
經由顏聚等人的出面,在趙軍之中,將百夫長以及到千夫長的兩層軍官被盡數挑選出來,這些人都有著名冊在錄,在趙都城的戶籍盡數落入秦國手中後,已經不存在可以作假的理由了。
曾經的南境長城十萬趙軍,如今還有八萬多人,而百夫長一級的人數則有差不多九百人,再往上推到千夫長,也不過千人而已,這距離楊明所要求的三千之數自然還存在一個相當大的差距,所以還要用另外一種更為麻煩的方法去挑選。
好在,楊明雖然在絕大多數的事情上都嫌棄麻煩,但在軍事方面卻是分外的有耐心,因此,在楊明這裡有著一份確鑿的名單,這些人是楊明從堆積如山的戶籍之中挑選出來,除了勇武之外,他們都還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全部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這些人或許不是最勇武的,但他們絕對是知曉自己最應該為誰而戰的人,也是最容易被收服的人,因為心有掛念,很難走上極端。
當一個個名字被點出來時,趙軍之中出現了一絲騷動,這樣的事情又讓他們想到了一絲不好的事情。
好在從八萬多人的隊伍之中再挑選出以前八百人並不算太過困難的事情,因此事情推動的很快,很快就將三千之數湊齊了。
當一件件屬於秦軍的制式戰甲武器發到這些人的手中之後,他們才算徹底放下心來,楊明他們被挑選出來,肯定不是為了殺他們,否則的話不至於給與他們武器,而是應該收繳他們的武器,再剋扣他們的糧食,在將他們餓的幾乎失去了體力的時候再對他們進行屠殺。
但現在的種種跡象看來,這樣的事情應該是不會發生了,因為秦軍不僅沒有剋扣他們每日間的食物,現在還發給了他們武器。
“你們三十三人出列。”見三千人已經集結完畢,楊明朝身後的親衛之中的一隊人說道。
隨著楊明令下,這隊在羽林衛中經過楊明特意挑選的親衛走向了陣前,在眾人的疑惑之中,站在了被挑選出的三千人前方。
“這些人出自太原、上黨以及東郡北部等地。”在一雙雙疑惑的視線中楊明說起了這一隊三十三人的來自太原、上黨、東郡北部,這些地方之前與趙國的聯絡頗為深厚,甚至本身就是趙國的領土,他們在語言以及生活習慣等各個方面,與此時聚集在此的趙軍有著區別,但也有著更多的相似之處。
在彼此完全陌生的情況下,哪怕只有些很好的相同之處,也會讓接納變得容易起來,讓這三十三個與趙地之人有著諸多共通之處的親衛以百夫長、千夫長的身份統領這支兵馬,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其打造成為一支上下信任的、同心戮力的真正的軍隊。
在楊明的陳述中,屬於他的計劃在眾人面前展開,看著那一隊三十三人,被挑選出的三千人有著審視,也有著警惕,種種情緒不一而足,更多的東西還需要時間的沉澱。
在解決完三千新軍的事情之後,楊明將顏聚召到了身邊,相對於趙軍之中別的將領,楊明對顏聚還是十分放心的,因為顏聚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齊國人,對於趙國的忠心根本談不上,唯一能夠與忠心聯絡在一起的恐怕也就是趙王了,畢竟趙王是給他俸祿的那個人,他真正所忠誠的是自己的那份俸祿。
如果秦國可以不追究他的責任,並能夠繼續支付他一份俸祿的話,顏聚還是十分樂意為秦國效力的,好在,在楊明這裡似乎願意繼續用他。
所以對於楊明,顏聚還是十分親近的,畢竟楊明是可以決定他後半生命運的人。
“顏將軍能夠帶領趙軍主動投誠,避免一場無意義的大戰,減少了兩軍許多無意義的傷亡,從這一點上來說,顏將軍是有功勞的。”楊明打量著顏聚道。
不能對每一位將軍都要求像是王翦、李牧那樣的名將,哪怕是項燕這樣層面的大將,世間也是極少的,只要不是像燕國晏懿那般的就成了。
而且顏聚能夠讓趙國君臣重用於他,本身就是有著充足的實力的,雖然比不上李牧,但也是一員可稱良將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