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失敗之中,還會心存僥倖,但在絕境之中,大多都會放鬆下來,因為掙扎已經沒用了,有著的只有坦然的接受命運的到來,此時的李牧就是如此。
只見李牧一臉坦然之色,對因為外邊發生的事情而震驚不已的司馬尚說道:“當年楊明攻打衛國之時,魏王以五萬魏武卒相救,卻被楊明以四面魏歌之計一夜瓦解其軍心戰意,五萬魏武卒伏屍,而現在楊明所作的,可比當年的那些魏歌狠多了。”
“大將軍,難道真的沒有希望了嗎?“司馬尚抱著最後的一絲僥倖問道。
“希望在哪裡?此時此刻,奇蹟已經不可能發生在我們身上了,不過,也許還有一件好事啊。”李牧長嘆一聲道。
他一輩子都是戰無不勝,但卻輸掉了這場最不能輸掉的戰爭,而且還是輸在了當年他本可以收入麾下之人的手中,命運,還真是一個奇妙的東西。
“好事?”司馬尚詫異道,現在這種境況,還能有什麼好事?
“秦軍行如此攻心之事,最起碼說明秦軍沒有打算徹底殲滅我們,趙軍作為一支軍隊已經敗了,但士卒作為趙人,卻還可以活下去。”李牧說道。
他最擔心的事情不用發生了,這是好事,作為趙國大將軍,李牧有著戰死的理由,但他卻不能要求每一個士卒都像他那樣做出戰死沙場的選擇,畢竟,士卒只是一個普通人,不曾享受高官厚祿,趙國又有什麼資格要求人家為了自己而捨棄自己的性命,捨棄自己的家庭。
活下去?但活下去真的會那麼容易嗎?活著所需要的勇氣未必就比選擇死亡時所需要的勇氣少。
在趙軍上下的騷動之中,一騎走向了趙軍,在趙軍上下的注視之下,那人開口道:“護軍都尉大人請趙國大將軍一見。”
隨著訊息的層層傳遞,來自楊明的邀請很快出現在李牧的面前。
“大將軍,不可親信,我素聞秦國楊明最擅斬將奪旗,此時楊明相邀,或許有詐。”見李牧似乎頗有意動之色,司馬尚連忙阻止道。
“都到這個地步了,他楊明已經是勝券在握,又何須耍詐,我倒是要去看看,看看在這個時候他會說些什麼。”李牧道。
很快李牧就越過亂哄哄的趙軍來到了陣前,而楊明已經在那裡等候著他的了,而且還在浪跡一片的戰場之上擺起了一張桌案,讓偌大的戰場之上,那個小小的桌案是那麼的刺眼,但在其背後,卻是秦軍作為勝利者的從容。
“李將軍,多年不見了。”見李牧答應了自己的邀請,楊明就明白,自己的計劃已經成功了一半了,無論是任何事情,只要能夠坐下來談,就有著機會實現,哪怕是這場關乎趙軍上下生死存亡的大事也是如此。
“是啊,已經好久了了,不曾想,十二年的時間竟然是這般的物是人非,楊護軍此時邀請老夫來此是為了何事?莫不成是為了勸降不成?”李牧受邀坐下來後道。
“現在還有打下去的必要嗎?“楊明道。
“唯有一死而已。”李牧淡然道。
“那麼趙軍計程車卒呢?這近十萬人的生死呢?”楊明問道。
“國破家亡之中,個人的命運又能如何呢?”李牧看著楊明,看著面前這個即將親手摧毀趙國的青年,思緒已經不受控制的回到了那一年雁門郡的冬天,若是那個時候他沒有放楊明離開,而是將其留在身邊的話,現在這一幕也許就不會出現了,可惜現在說什麼都沒有用了。
“李將軍將他們帶上戰場,難不成現在想撒手不管了嗎?”楊明反問道。
投降,對於郭開那樣的人來說十分輕鬆,但對於李牧這樣的人來說卻很難很難,因為投降之時,最難的不是向曾經的敵人低下自己的頭顱,而是邁過自己心中的那道門檻,而李牧心中為自己立下的那道門檻實在是太高了,高到此時的他很難邁過去。
“李牧能力有限,辜負了他們。”李牧長嘆一聲道,他知曉楊明的意思了,可是,趙軍之中什麼人都能夠投降,唯獨他不成,因為他李牧不僅是李牧,身為趙國大將軍的他同樣也算趙國的脊樑所在,若是連他都投降秦軍了,那趙國的人心就真的散了。
戰場之上的勝敗只是一時的,只要趙國百姓心中的熱血不曾涼下,只要趙國百姓心中的信念不曾熄滅,趙國就還有復起的希望,但若是趙國連這最後的精神都沒有了,那趙國就真的再也沒有希望了。
李牧必須用自己的鮮血為趙國保留一絲抵抗的勇氣,只有如此,趙國才不至於徹底被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