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秦時:劍問明月> 第466章李牧是這個時代的巔峰,而我將超越這個時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66章李牧是這個時代的巔峰,而我將超越這個時代 (1 / 2)

司馬尚的遲疑根本不需要持續太久,因為短兵相接只在一瞬間,隨著秦軍前鋒重騎與趙軍步卒大陣撞擊的瞬間,猶如金屬巨物瞬間將陣前的趙軍給撞飛,長槍甚至不需要揮動,只想要將其夾在腋下,就足以毀滅其面前所有的敵人。

此時,趙軍既定的騎步協同戰術,根本來不及發揮,秦軍重騎就已經將趙軍的步兵大陣撕開了口子,讓這個遼闊的戰場之上,豁然間出現了一道巨大的傷疤,在秦軍重騎的衝鋒之中,任何抵擋都是無力的,只是在片刻之間,秦軍重騎就擊穿了趙軍的三層大陣,只要其將要擊穿趙軍的第五層大陣之時,司馬尚才完成挑戰,將密集的兵兵大陣分裂開來,以避秦軍前鋒中騎的鋒芒,進而減低秦軍的殺傷力。

但是,此時趙軍的步兵大陣已經被擊穿了整整四層,在直接被秦軍一分為二給殺穿了,在第一戰中,趙軍左軍可謂是完敗。

而且第一戰中人員方面的傷亡還不是最嚴重的,更嚴重的是,在秦軍那幾乎是無堅不摧的攻勢之下,摧殘的不僅僅只是生命,更是趙軍的戰心。

而且,在秦軍的重騎之後,是蜂擁而至的輕騎,順著前鋒重騎衝殺而出的豁口衝入陣中,隨之而來的更大的缺口,趙軍左軍大陣已經不復之前的嚴整。

而不能做到嚴整的步兵大陣對趙軍左軍意味著什麼,答案已經不言而喻。

好在司馬尚似乎還能穩得住,竟然將手中的邊騎死死的控制住了,在沒有摸清秦軍真正的戰術之前,他還不能放出手中的邊騎,因為那是最後的也是唯一的能夠翻盤的籌碼,必須將其用在至關重要的地方。

在趙軍的左軍陷入苦戰之中時,趙軍中軍所在,集結了邊騎大量精銳的中軍,在李牧的指揮之下,也已經發起了對秦軍的進攻。

戰陣交錯之間,是交織在一起的戰爭猛獸,在這一刻,有人能夠完全掌控戰場嗎?

不能,最起碼李牧認為不能,在此刻,李牧能夠做的唯有冷靜的觀察著龐大戰場上的每一處鏖戰中的戰陣,仔細的分辨出哪一處佔據了優勢,哪一處處於下風,然後調動能夠最有效調動的兵馬或是支援弱勢所在,使本軍不敗,或是增強處於優勢的軍陣,助其誇大優勢,取得區域性的勝利,然後在這區域性的勝利之中不斷擴大優勢。

其中的複雜程度遠超常人的想象,偌大的戰場之上,如何敏銳而及時的判斷出己方的軍勢,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察覺中敵軍的弱點,如何在陷入大戰之中,在近乎不可能的情況下卻最以超越的敵人的速度有效的調動兵馬,擊其弱點,把握瞬息萬變的戰機,對於一個大將來說,是必備的,但也是最難擁有的能力。

因為戰場之上是你死我活的關係,不是自己強就行的,在戰場之上,只有這一個樸素的規律,己方是強是弱都不是問題,只能比對方強才可以,才可以取得勝利。

李牧被譽為軍陣之神,在戰場之上的指揮能力以及對瞬息萬變的戰勢的把握方面的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這場戰爭是以強攻強,不是李牧強就可以取得勝利的。

在時間的流逝中,在一個又一個秦趙兩國計程車卒倒在血泊之中時,李牧發現,秦軍之間的調動之快,配合之默契,更在趙軍之上,兩軍戰力的強弱在於兵力的多寡,士卒個人戰力的強弱,但調動的速度,軍陣間的配合卻要應在雙方指揮者的能力。

“楊明對戰陣的把握能力難道還要在我之上?”察覺到趙軍無論在哪一方面都處於下風的李牧下意識地想到,只是楊明才多大年齡,才打過多少戰爭,對戰陣的掌控能力就真的已經強到了那般超越想象的地步了嗎?

楊明對戰陣的掌控能力當然在李牧之上,以楊明大宗師的實力,即使不領兵衝陣,其能發揮的作用也要超乎常人的想象,尤其是楊明自己還精通天子望氣術,在楊明大宗師的境界之下,其掌握的天子望氣術不僅能夠掌握一人的氣機變化,料敵於先,更能在龐大的戰場之上,窺測軍勢間的細微變化,洞悉戰場全域性。

就在對戰場局勢的洞悉方面,在這個世界,哪怕是李牧這位將軍陣之道修煉到絕巔的人也不能與楊明相提並論,因為李牧無論再怎麼厲害,他還是一個人,但楊明卻不一樣了,他已經超越了人的範疇。

在戰場之上,李牧只能掌握基本的軍中大勢,至於更細節層面的東西,那就不是他的眼睛的能夠觀察到的了,但楊明卻不一樣,他不僅能夠依據自己的經驗如同李牧那般掌握鏖戰中的兩軍軍勢的整體變化,更能掌握到具體軍陣間的變化。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