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秦時:劍問明月> 第411章天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11章天命 (2 / 2)

“楊護軍認為應當後滅趙國。”王翦回答道。

“理由呢?”秦王政問道,先滅韓與後滅趙,雖然事情是一樣的,但其中的原因卻不一樣。

秦王政傾向於先滅韓,是有著先滅韓國的充足理由,如此才將趙國排在了第二位,而楊明認為應當後滅趙,是有著後滅趙國的理由,如此才將韓國排在了首位,在王翦的話語中,秦王政能夠聽出這樣的區別來。

“楊護軍認為在未來的幾年中,趙國會連遭大災,國力將會下降到極致,藉此天時之力,可抵二十萬雄兵。”王翦回答道。

“未來幾年中趙國輝連遭大災?護軍都尉什麼時候學會觀測天時了?”秦王政意外道,楊明不是純粹的兵家弟子嗎?什麼時候要學會占卜之事了?

難不成這兩年多的時間中又讓楊明學會了新的東西?

“臣不知,但楊護軍對此頗為篤定,想來是有著十成的把握的。”王翦道,雖然他也不知道楊明究竟是如何判斷趙國未來幾年的事情的,但他相信楊明不是信口開河的人,出身戰陣,一言一行之間可決定麾下將士的命運榮辱,可是當不得一點虛言。

“東皇閣下,你的這份卜辭之中,不會寫的也是趙國十年之後會有大災吧?”秦王政拿起書案上的一支放置在筆袋之中的竹簡,神色間頗為好奇地問道。

此次秦王政召見東皇太一,正是為了聽取一下東皇太一關於滅韓與滅趙之間的建議,國家存亡之事,秦王政自然要做好充足的準備,不僅是在戰場上的軍事部署,同樣也是在輿論上的準備,滅亡一個國家,不是簡簡單單的攻城奪地,更不僅僅只是有了軍隊就可以的了,還需要各個方面的相互配合,如此才能真正的滅亡一個國家。

“這個?”東皇太一此時的面具之下,也是露出了意外的神色,楊明什麼時候也會占卜了,他同樣也十分好奇。

不同於秦王政的將信將疑,作為專業人士,東皇太一則是能夠肯定楊明所說並非虛言的,只是,也正是因為如此,東皇太一才會更加好奇。

東皇太一很清楚,兩年多的時間足以讓楊明真正進入到大宗師的境界,而大宗師也的確有著種種神異,但占卜這樣的事情,尤其是預測未來幾年的一國大事,只有真正擅長此道的人才可以做到,楊明這個外行人又是如何做到的?

“難道還真是?”秦王政本是一句戲言,但聽到東皇太一言辭間的意外與遲疑,卻讓秦王政意識到,有著事情雖然很不合常理,但可能是真的。

秦王政抽出竹簡,上面有著一列簡簡單單的秦篆:十六年,代地震,十七年,趙地大飢。

看著竹簡上的秦篆,秦王政的目光不由一凝,竟然是真的?

“據寡人所知,護軍都尉的夫人是陰陽家的東君,想來這位楊夫人也是擅長占卜之人了?”秦王政放下竹簡後對東皇太一問道。

“東君境界尚且,功力也不曾圓滿,現在的她還做不到這樣的事情。”面對秦王政的疑問,東皇太一回答道。

“那護軍都尉是如何得知趙國未來幾年的國運?”秦王政問道。

在秦王政的認知中,楊明最強的是他的武功和兵法,發生十年末的那場大戰,已經證明了楊明個人的武功已經站在了這個天下最巔峰的那一列,普天之下,人口計以千萬,像楊明這樣的人,不會超過十人,至於兵法戰術之術,趙魏楚三國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

在文道上,楊明處理政務的能力也已經得到了充分的證明,偌大的一個護軍都尉府被他以一種近乎無為的方式打理的井井有條,數年來雖然依舊是半個月才去官邸一次,每一次更是不曾待上一天的時間,但護軍都尉府各種大大小小的政務,楊明卻是從未出現過紕漏。

但現在楊明竟然連佔卜也會了嗎?玄而又玄的天命?想到這裡,秦王政打斷了自己的思路,而是將東皇太一的竹簡與王翦帶來的楊明之言聯想到了一起。

“這麼說,滅戰的時機還要在三年後了。”秦王政自語著看向了王翦,問道:“上將軍對這件事情怎麼看?”

“三年後是最合適時機,不過,兵事,本就是逆天而行之事,大王若有令,滅趙之戰不是不能提前開啟,一切還要由大王決斷。”面對秦王政的問題,王翦斬釘截鐵地回答道。

“滅國之戰還需從長計議才是。”秦王政自語著,這件事情,是需要好好斟酌才是,其間該如何取捨,是關乎無數人生命的事情,身為一國之主,一言一行之間也需謹慎。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