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第三劍,八柱何當,東南何虧。”面對四個公孫白,楊明身形晃動間,八個楊明出現在院子中,將四個公孫白包圍在其間,天問指向間,劍氣洶湧。
公孫玲瓏看著面前的一幕,饒是對祖父的實力有著充足的自信,此時也是忍不住生出一絲擔心來,在漳水旁,就是這一劍,將同為宗師境的六指黑俠重創,此時,公孫白站在曾經六指黑俠所站的位置,公孫玲瓏怎能不擔心。
“八柱何當嗎?”四個公孫白身形晃動間,四散開來,他知道,八柱指向之處,就是楊明攻擊最強的地方,以正面硬抗一個劍道宗師的劍鋒指向之處,那是一件極為愚蠢的事情。
公孫白身形晃動間,虛實難辨,八道天問一時間間根本找不出目標,但楊明又為什麼要去找呢?
楊明以天問做天柱,八柱之下,定四極,明六合,指八方,公孫白無論怎麼逃,都要在其間,他又能逃向哪裡去?
公孫玲瓏看到的八道劍氣化作一體重創六指黑俠,但這一招‘八柱何當,東南何虧?’怎麼可能只有一種變化,這一次,八道劍氣縱橫交錯中,化作一道劍氣大網,分空間為三維,囊括一切,任由公孫白身法如鬼魅,亦在空間之內。
劍氣絞殺之下,三個公孫白消散於無行之間。
“八柱何當確實霸道,但卻並非毫無生機,生機就在東南何虧。”在付出三道分身的代價後,公孫白亦看出了這一招的玄妙,看出在八方之中,唯有東南一處是劍氣縱橫交錯間的空擋,身形轉動間,已經從東南處倒飛而出。
祖父贏了嗎?見祖父逃出楊明的第三劍,深知這一劍的可怕之處的公孫玲瓏下意識的鬆了一口氣。
“還沒結束呢,誰說天問只有三劍而沒有第四劍。“注意到公孫玲瓏反應的焰靈姬在一旁悠悠地說道,她才不會相信自家的男人連公孫白這個老頭都對付不了。
面對天問第三劍被破解的情況,楊明淡定依舊,公孫白在看出楊明虛實的同時,楊明亦看出了公孫白的底細。
“天問第四劍,隅隈多有,誰知其數。”楊明輕呵一聲,掌中之劍反向而撩,這一招沒有凌冽的劍氣,亦沒有霸道的劍勢,有著的只有一道無人察覺的漣漪。
“隅隈多有,誰知其數。”天問劍劍尖指向之處,一道道殘影浮現,相互交疊間最終定格在一道身影之上,正是本已經從東南之處破解天問第三劍的公孫白。
“天問第四劍,取自天問一篇第十二,有邊邊相交隅角眾多,有誰能統計周全之意,這一劍,確實應了此句,我現在大概已經明白了這天問第十二的答案了。”公孫白看著楊明以及楊明手中的天問劍,不由揉了揉自己的眉頭,那裡實在是有些生疼了。
“公孫前輩請說。”楊明收劍入鞘道,天問第四劍已經是楊明目前掌握的最後一劍,第五劍的出現就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了。
“我名家身法虛實難辨之間,分身幻化,可達到無窮無盡之數,但這個數字在隅隈多有面前,還是多有不如,你的天問第四劍回答的就是這天問第十二,誰知其數,數字無窮無盡,亦沒有答案,只有心知道其間的答案,我可以說它是一,也可以說它是二,是三,是無盡,但無論如何做答,都要應在一個心上,我的名家身法也是如此,無論我的虛實之道怎麼惑人,在其間變化無窮的虛實,是陰陽,但唯獨一個心字沒有變化,名家多變,但唯有心之一字不變。”公孫白說著,像是在為觀戰的公孫玲瓏解釋,也像是在為自己解釋
“天問第四劍,是問心之劍,定神之劍。”公孫白說著蒼老的眼眸中綻放出兩道精光來。
“能夠接下你這一劍的人,全天下能夠找出來十人來,但想要破解你這一劍,恐怕只有我的祖父公孫龍了。”公孫白接著道。
“祖父的名實之道變化無窮,哪怕是心也是如此,其神難辨,不像我,雖有形體氣機在虛實之間千變萬化,但一個心字,卻還是公孫白的心,這才被你給破了。”公孫白說著自己落敗的原因,卻是絲毫不見沮喪之色。
失敗並不可恥,它亦是通向成功的基石,對於現在的公孫白來說就是如此。
曾經模糊的概念此時在他的面前逐漸清晰起來,他在即將走上生命的盡頭時,亦看到了一線光明。
“公孫前輩好見識。”佔到便宜的楊明自然也就變得更為大方起來了,當然這話說的也不算虧心。
名家的虛實之道早怎麼多變,也是屬於先秦哲學體系中的一種,而對於這樣的存在,楊明雖然沒有研究,但卻聽說過,但凡哲學體系,都跑不過唯心與唯物兩個界限,而名家就應在了這唯心兩字。
所以,無論公孫白的身份如何高明,如何在虛實轉化間無跡可尋,但其間必然有心神的變動,楊明只需抓住這一點,就能捕捉到公孫白的本體,而恰好,天問第四劍‘隅隈多有,誰知其數’就是問心之劍。
“後知後覺而已,你的天問第四劍我破不了,從這一點而言,是老夫輸了。”公孫白悵然道,他再怎麼有宗師氣度,輸了就是輸了,怎麼可能一點也不在意,只不過,相對於心中的那點憋屈,他更在意其它的東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