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啟的話說的很有道理,秦國不遠千里支援的東郡,確實得不償失,但楊明現在可是在東郡,自認為與楊明一般,同為趙太后的人,陸竭覺得自己在這個時候有必要為楊明說些話。
要不然,等他們這些屬於太后的人一個個被各種手段清理出朝堂,他們還怎麼維持自己的權勢。
聽到陸竭的話,秦王政的臉色也是不由一凝,熊啟的話是說的有理有據,但坐視東郡的楊明與龍虎禁軍陷入死地之中,這樣的責任,又有誰能夠承擔的起?
尤其是想到楊明本身母后趙姬推到前臺的人,其麾下的龍虎禁軍更是秦國最精銳的軍團之一……
一時間,秦王政的心中多出了遲疑,在當下這種情況下,他還不能與自己的母后鬧翻,況且,他也不想與自己的母后鬧翻。
“衛尉誤會了我的話,我不是說不救援東郡,而是說優先救援太原郡,待夏收過去,我們就可以派出援軍增援東郡了。”熊啟解釋道,他雖然有心為秦王政分憂,但還承擔不起放棄秦國大將和精銳軍團的責任。
“如今趙魏聯軍十多萬進攻無險可守的東郡,東郡上下危在旦夕,可能等到援軍趕到的那一刻?”陸竭質問道。
“大王,臣請先救援東郡,太原郡,地險而城高,趙軍一時間不可能攻破,但東郡卻不一樣啊。”陸竭諫言道。
這個因為運氣而從邊城一步一步走向咸陽宮的老人,在為自己的家族進行最後一場的豪賭,他知道依自己的能力,能夠走到今天,已經是祖墳上冒青煙的事情了,況且他的年齡已經大了,眼下的他需要考慮的就是自己的後人,在徹底淡出秦國朝堂之前,他必須為自己的後人找一個靠山。
而在這咸陽外,秦王政的位置太高,他觸及不到,除了秦王政之外,楊明就是最好的選擇,因為楊明的官位足夠高,與趙太后的關係足夠親近,本事也足夠強,更重要的是楊明實在是年輕的過分。
若不出現意外,未來的五十年間,楊明都會是這咸陽宮的朝堂上一位舉足輕重的存在,是足以庇護他的家族五十年的存在。
出於這般考慮,陸竭有著太多的理由在此時促成秦軍優先支援東郡一事。
“太過冒險,不可取。”熊啟道。
“那乾脆連太原郡也不支援得了,這樣一點也不冒險了。”陸竭這個倖進之臣第一次在別人感覺到了來自他的鋒芒。
秦王政看著眼前的一幕,不由有些頭疼,於是看向一直沉默不言的呂不韋道:“相國可有什麼要說的嗎?”
見秦王政問到自己,本不想說話的呂不韋只好開口道:“御史大夫和衛尉各個各的理由,說的也確實很有道理,我們所能做的,無非就是取捨二字,一切還要看大王的決斷才是。”
聽著呂不韋說了等於沒說的廢話,秦王政心中生出不滿之意,取捨是要付出代價的,又怎會那麼簡單。
在秦王政陷入難以抉擇之境時,趙高的身影從側門走進了大殿,在刻意壓輕的腳步中,趙高來到了秦王政的身旁,將一道卷軸呈送到了秦王政的面前。
“秦左庶長,護軍都尉楊明。”看著卷軸封泥之處的印章,秦王政的心不由一沉,這個時候從東郡送來的軍報會是什麼?
難道東郡已經被趙魏聯軍攻下了不成?
似乎除了這種可能之外,也不會出現別的情況了。意識到這一點的秦王政在眾臣的視線中,緩緩將卷軸開啟了。
秦王政自己都沒有意識到,隨著他自己的動作,他的呼吸都為之停頓了:上面記載的訊息到底會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