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回來,我們也可以有一個自己的孩子。”楊明道。
“你若是想要的話,我可以給你生一個。”驚鯢道。
“不是我,是我們。”看著一臉認真之色的驚鯢,楊明糾正道。
“好吧,就算是我們吧。”驚鯢點點頭,幽靜的眼眸中流光閃動,哪怕是楊明也不知道此時的她到底是在想些什麼。
看著楊明雖龍騎禁軍離去的背影,驚鯢卻陷入了為難之中:生一個孩子倒是不難,但將她養好、教好,好像很難很難吧?
那到底該怎麼做呢?
當楊明以及龍騎禁軍正在朝著東郡而去時,魏國大梁城同樣也在行動著。
秦軍在趙國的慘敗,確實讓魏國上下看到了機會,當年濮水一敗,衛國以及魏國濟水北岸之地,大部落於秦國手中,那些丟失的城池,就猶如一把利劍般,懸在大梁城的頭頂,實在是讓大梁城以及整個魏國寢食難安。
眼下,若是能夠趁機聯合趙、楚兩國反攻秦國,拿回之前的失地,對於魏國來說是一個十分可行且極具現實性的計劃。
一時間,來自大梁城的信使朝著南北而去,分別指向了趙、楚兩國的都城。
楚魏邊境的一座小村莊中,鬚髮盡白的魏庸看著渡河而去的信使,眼睛中閃過陰冷之色,數年前濮水一戰,他在楊明手中全軍覆沒,雖然僥倖逃脫了性命,但戰敗的責任卻讓他失去了一切,司空之位被罷黜,若非是在他的手中還有著魏王的黑料的話,他這條性命能不能保住還是一個問題。
但他雖然保住了性命,卻也只剩下了這條命而已,曾經與當時還是太子的魏王訂下的聯姻之事也被不認賬了,他只能帶著女兒被流放到這楚、魏邊境之地的一座小村莊,得意苟延殘喘而已。
但在這樣的處境中,魏庸卻並未喪失對未來的期望,在他的心中,並不曾絕望。
在被流放到楚、魏邊境的這段時間中,魏庸一直在關注著以睢陽為核心的故宋國之地,當年五國因為齊國吞併宋國一事而合縱攻齊,一戰將齊國徹底打殘,隨後魏國與楚國就瓜分了被齊國佔領的宋國。
也正是因為如此,魏國才避免了淪落到韓國那般尷尬的處境,但在那次對故宋國的瓜分之中,魏國卻只得到了一半的宋國,另外一部以睢陽為核心的宋國則落入了楚國手中,對於楚國手中的宋國故地,魏國一直都有著想法,西失東補的國策,在魏國已經實行了太多年,早已經成為了魏國上下的共識。
只不過楚國雖是病蛟,但卻也不是魏國這個在已經殘廢,不斷被秦國截肢,也就能在韓國面前找找自信的國度能夠抗衡的。
但隨著楚國將都城從睢陽,也就是楚人口中的陳郢遷到淮河流域,魏王的心思再次躁動起來,而這就是魏庸的機會。
魏庸來到此處後,散盡家財,結交睢水、泗水之地的江湖豪客,想著的就是積聚力量,萬一有朝一日,魏國對楚國動兵,他魏庸也好有著再次起家的本錢。
但從大梁城去楚國的信使,卻讓魏庸的希望越來越渺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