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叫李斯?”行宮之中,楊明看著自咸陽而來的傳令使者,目光中多出了玩味之色,這也算是一個名人了。
“卑職李斯,見過護軍大人。”李斯恭謹地回答道。
李斯很清楚,楊明在秦國是什麼樣的一位存在,雖然當他進入咸陽後,楊明已經離開了咸陽,前來安邑,但在咸陽,依舊有著太多屬於楊明的痕跡,護軍都尉府,在秦國,可是真正的實權存在,縱覽軍中政務之事,雖不如上將軍、國尉來的顯赫,但在軍中的地位,依舊足以排進前五,尤其是在考慮到楊明現在的年齡,李斯可以肯定,在未來,楊明在秦國的地位只會更加顯赫。
尤其是在這行宮之中見到楊明,更加堅定了李斯的想法,這樣的一位存在,是可以輕易決定他現在命運的人。
“咸陽上下對韓國一事的看法如何?”楊明看著手中的詔書道。
陳兵韓國邊境,迫使韓國與秦國談判,秦國的底線又在哪裡?
“上將軍有意攻韓,但被相國大人所阻,相國大人認為接下來,秦國應該以攻趙為主,對其它諸國,當是以結交安撫為主。”李斯道。
進入咸陽後,李斯可沒有什麼門路,因此只能走了相國呂不韋的路子,成為相國府的門客,並依靠自己的才學,入了呂不韋的眼。
若非如此,這一次呂不韋也不會將李斯派來傳達來自咸陽的詔令。
“原來如此。”楊明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
李斯意外地看了楊明一眼,楊明這位護軍都尉的反應是不是太過平靜了一點?
上將軍桓齮對韓國的態度,代表了大多數軍中之人的態度,韓國,對於軍中諸將來說,就是赤裸裸的軍功,楊明這位護軍都尉,就真的可以不在意?
要知道,楊明有著現在的軍職、爵位,正是依靠戰爭而來的。
楊明的反常讓李斯不由想起了自己在臨行之前,相國呂不韋曾經說過的話,難怪相國要一力促成楊明負責韓國一事。
“護軍大人,相國大人囑託,此事最好由大人親自去一趟韓國。”李斯說出了臨行前呂不韋的囑託道。
“這是要讓我當使臣,欲效當年武安君與魏國之事,可惜,現在的韓國又豈能與當年的魏國相提並論,嚇唬一個小小的韓國,呵。”楊明說著笑了一聲,在韓國身上找成就感,也就一般般而已。
“秦國是無將了嗎?什麼事都要讓你去。”懶得回行宮的趙姬看著楊明拿回來的詔書,十分不滿地說道。
這想要過著一個屬於自己的小日子,實在是太難了。
“這件事情,我已經有了考量,此次韓國之行,不會太久的。”楊明安撫著趙姬道。
“多少天?”趙姬問道。
“十天左右足矣。”楊明承諾道。
“十天啊,這該死的韓國。”趙姬嘟囔著隨即翻了一個身,留給楊明一個略顯圓潤的背影,不想搭理楊明瞭。
對韓國,趙姬實在沒有什麼好印象,有些事情,她雖然沒有計較,但卻並不代表自己不在意。
京城,自新鄭立國之初,此地就是中原地帶開發程度最高的地區之一,經過數百年的發展,此地同樣也是韓國境內足以排進前五的大城,只是,隨著秦國對韓國領土的日益蠶食,當年,曾位於韓國腹地的京城,已經成為了如今韓國的西部邊境所在,與曾經屬於韓國,如今數以秦國的滎陽隔水相對,日日夜夜承受著被秦國支配的恐懼。
清晨中,守衛北城城門的韓國士卒如同往常一般開啟了城門,迎上初升的太陽,城門尉不由伸了一個懶腰,最晚實在是休息的有點晚了。
突然間,城門尉感覺到一絲絲寒意。
“大人,大人……”在他的耳邊響起了來自麾下士卒帶著驚恐的聲音。
“好多秦,秦軍。”城門尉的疑惑沒能持續一瞬,在士卒驚慌失措的言語中,他就已經知道了其中的答案。
秦軍?城門尉僵硬的轉過身體,在京城西方的方向,一隊隊秦國騎兵背依泗水列陣,那在陽光下泛著鱗光的戰甲,在晨間的微風中旌旗招展,城門尉卻感覺到一陣刺骨的寒意,他甚至已經看到了秦軍的兵刃刺入自己身體,鐵蹄踏破城牆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