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麗的事情對於楊明來說只是一件小插曲而已,他還有著更為重要的事情去做。
在魏庸率軍退去的當天晚上,帝丘城的兵馬已經完成的整合,在留下兩千秦軍留守帝丘後,楊明帶領剩下的秦軍朝著魏軍撤退的方向尾追而去。
當然,楊明也不敢追擊的太近,畢竟,他手下兵少,若是魏軍不顧一切的反身一擊,楊明以及其麾下的秦軍可不好受,雖然不至於全軍覆沒,但也要傷筋動骨。
虛城城中,身為主將的王翦看著從此城守將處得到的輿圖,臉上不由露出了笑容,魏軍是一支大軍不假,但在王翦看來,卻是可以趁火打劫的活生生軍功。
“魏庸所部的魏軍經過帝丘城一戰,無論是士氣還是體力,都已經大大降低,只是一個疲憊之師,不過他手下計程車卒多是從這魏國北境徵召的,若是能夠利用此點,在短時間內不是不能讓魏軍爆發出更強的戰力。”王翦沉吟道。
“一切還要謀定而後動才是。”王翦自語道。
想要打敗魏軍,對於秦軍來說,並不是一件太難的事情,但如何殲滅數萬魏軍,對於秦軍來說卻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魏國北境都是平原,不可能再現當年長平的情況,魏軍若是戰敗,有著太多可以逃跑的方向。
周近都多城池,其中有相當一部分還在魏國的控制之中,一旦讓其躲入各座城池中,秦軍想要一座一座的攻下那些城池,就會變得極為麻煩,甚至可以說,此次出征的秦軍根本就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攻取那些城池,秦軍,這一次出來的時間已經夠長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天氣只會越來越寒冷,冬季,可不是適合作戰的集結。
在王翦的思索之中,一道軍令來到了虛城之中。
“左將軍有什麼軍令?”虛城的城牆之上,王翦對帶領麾下的騎兵趕來支援的李崛問道。
“左將軍請王將軍分兵一萬,前往桂陵城,與左將軍所部匯合。”李崛道。
“左將軍手中兵馬不過五六千,哪怕是我分兵一萬前往桂陵,左將軍手中的兵馬也不超過兩萬,他是想守桂陵城嗎?”王翦沉吟道。
“左將軍想守,但魏軍卻未必敢攻,左將軍要做的是與魏軍決戰。“李崛道。
“魏軍撤離帝丘城時還有多少兵馬?”王翦追問道。
“正卒在四萬左右,加上民夫的,差不多有五萬多人。”李崛回答道。
“所以,左將軍是用手中不到兩萬人的兵馬去決戰那五萬魏軍了?”王翦震驚道,秦軍現在已經佔盡了優勢,哪怕是退走,收取的軍功也已經足夠大了,又何必要以弱勢的兵力與魏軍決戰呢?
“人若是太多,將魏軍嚇跑了,豈不麻煩?”相對於王翦的謹慎,李崛想的則要簡單的許多,他只需要聽令就是了,楊明總歸要比他聰明的多,他都知道的事情,楊明只會更清楚,且思慮的更為長遠。
“這?”王翦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年輕人,最好行險,也最是難勸,況且大戰在即,若是內部再不能統一聲音,就真的是犯了兵家大忌了。
“還請王將軍拖住大梁而來的魏國援軍三日,若是三日左將軍不能破了魏軍,三日後,王將軍可退到濮水北岸,左將軍會在那裡與王將軍匯合,一起退兵。”李崛道。
秦軍兵力與魏庸所部的魏軍相比,哪怕魏軍在帝丘城下減員頗多,但從總體上而言,秦軍並不佔據優勢,在魏軍沒有明顯的錯誤之下,想要大破一支與秦軍兵力相等的大軍,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古往今來,凡是留下名氣的戰爭,除了己方的實力強悍與睿智之外,還需要敵軍的愚蠢配合,若非如此,很難出現可以名流青史的戰役。
但楊明到底有什麼方法破了魏庸麾下的五萬魏軍?
在王翦開始調集兵馬準備前往桂陵與楊明所部匯合之時,,一支秦軍輕騎秦軍自朝歌而出,但在軍中,卻有大量的朝歌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