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時間,楊明除了練劍之外,別無他事,戰爭的後續事宜,賞功罰過自有專門的官署和大臣負責,楊明所有做的是隻是等待著屬於自己的那份軍功,變成實質性的東西,落入自己的口袋而已。
當時間來到五月份時,秦國整個大河南岸地區已經來到了農忙時節,也是在這個時間,發生在秦王政六年的這場大戰,也是這個世界最後的一次合縱大戰徹底結束了。
但這樣戰爭的影響卻依舊在持續著,在遙遠的楚國陳郢,楚國朝堂上下的君臣已經在商量著遷都到淮南之地,以避秦國兵鋒的事情了。
趙國大敗之餘,虎傷之下,凶氣更顯,返回趙國邊境的趙軍並未解散,而是直接朝著齊國而去了,可憐的齊國,本想著置身事外,但卻偏偏還是被打上了門來,免不得又有幾座城池被趙國奪取了。
在遙遠的燕國,持續日久的關於是否要與秦國結盟的爭論,也逐漸有了明細的答案。
韓國上下也在尋找著自己的出路。
魏國上下也在忐忑之中,猜測著秦國的報復會降臨在哪一個國度中?
這個問題,實在是一個讓人不想思考,但卻不能不思考的問題。
不過,這些與楊明的關係都不大,此處,這場大戰的賞功罰過終於出了結果,楊明這個帶領三千宮廷禁衛馳援蕞城的人,在這場大戰中,可謂是表現的最為精彩絕豔的存在,無論是從總體戰勢中的貢獻,還是臨陣時在陣斬數字,都是最高的那少部分的存在。
楊明這個雖然有著衛尉府中丞,但卻無爵位在身的白身,也真正得到了屬於自己的爵位,得到了自己一戟一劍親手搏殺出來的爵位:五大夫,位列軍功二十爵中的第九級,算是二十軍功制中的中層存在。
同時獲得五大夫爵位的還有王翦。
對於這樣的結果,趙姬並不滿意,她的本意是讓楊明獲取左庶長的爵位,這樣楊明入朝堂可比肩九卿,出進地方可謂一郡之首,進軍中則可為一軍主將。
但現實卻很殘酷,趙姬對於秦國軍功的賞罰細則並不瞭解,當呂不韋那些人,以太后不懂其中的規則拒絕她的要求時,哪怕是趙姬也無可奈何,因為這涉及到秦國最根本的軍功爵制,哪怕是她也很難肆意妄為。
“呂不韋倒是好意思,已經是徹侯了,升不可升,就將自己的食邑加到了十萬戶,他想作什麼?當年武安君白起那麼大的軍功也沒有如此多的食邑,他倒是臉皮夠厚,難道他就真的忘記了,自己在追擊趙魏聯軍中,是怎麼被楊明的手下敗將龐煖給打敗的嗎?”咸陽宮中,沒能得到想要東西的趙姬冷笑連連地在秦王政面前抱怨道。
“仲父在此次大戰運籌帷幄,功勞確實不小。”秦王政不置可否道。
“運籌帷幄?呂不韋是這麼說的?呵,他的臉皮卻是不一般,他若是運籌帷幄,還會讓趙魏數萬聯軍奔襲關中,距離咸陽只有數十里的距離,他這是在擅權,在欺負大王你,他想做什麼,難不成想當權臣不成?”趙姬嗤笑道。
被敵人差點兵臨都城之下,這就不是罪過了?
呂不韋這般不守規矩的行為,是對王權的踐踏,而王權卻是屬於秦王政的,呂不韋如此欺負自己的兒子,趙姬怎能不生氣,更何況,在敘功的過程中,呂不韋還欺負了楊明,新仇舊恨加在一起,此時趙姬對呂不韋的討厭可謂已經達到了頂點。
“但結果終究是好的,若非仲父回援的及時,蕞城很難守的住。”秦王政道。
“大王真的這麼認為?”趙姬看向秦王政,目光中已經多出了來自一位母親的審視。
“是。”秦王政點頭道。
“是這樣啊。”趙姬語氣莫名地說道,在她的心中不知是想到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