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悠悠,不改日月,在時光的流逝中,時間很快就來到了秦王政四年的七月。
七月雖流火,燥熱尚未盡,此時整個關中地區依舊處於一種極端燥熱的天氣之中。
在這段時間中,楊明的生活很簡單,每日都是踩著點進出甘泉宮,履行作為甘泉宮校尉的職責,下值或輪休之時,楊明大部分的時間則待在自己的小院中與兩個侍女一起消磨時光,或是走出家門到蒙家找找蒙恬,切磋切磋武功,順便從蒙家那裡看點他們珍藏的行軍紀要,或是前往鏡花苑找找離舞姑娘以及其身邊的侍女魚兒姑娘。
但這種無聊而愜意的生活隨著七月末的到來則被打破了。
秦王政四年七月末,有楚國公主自陳郢而來,以為秦楚聯姻之事,暫居華陽宮。
也是在此時,秦王生母攝政太后趙姬宣佈搬出咸陽宮,將閒置已久的甘泉宮作為自己的宮寢之地。
一時間,門庭冷落是二十餘年的甘泉宮再次熱鬧起來。
從咸陽附近徵發的勞役駐紮在甘泉宮周圍,著手對甘泉宮進行修繕,同時,又有來自咸陽宮的內侍宮女將無數的奇珍異寶從咸陽宮搬來。
曾經清冷灰敗的甘泉宮正以驚人的速度重新煥發出自己的光彩了,它雖然不能再現當年的權勢,但再現當年的華麗的勝景卻是不難。
於此同時,之前無人看在眼中的甘泉宮禁衛一下子變得炙手可熱起來。
宮廷禁衛,尤其是咸陽宮、甘泉宮、華陽宮這般存在的禁衛,哪怕是最底層的禁衛也有著郎官的官職在身,更何況,在這裡,還能接觸到秦國的最高權勢,若是能夠入了上位者的眼,那前途……
一個普通的禁衛尚且如此,那作為禁衛首領的校尉一職呢?
一時間,無數雙眼睛盯上了甘泉宮校尉的職位,此時,這些人才看到,原來在甘泉宮校尉職位上的人竟然還只是一個少年,而且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之人。
在極端的時間內,楊明的名字出現在一座座高門大戶的書房中,一雙雙眼睛盯著‘楊明’兩字,各自盤算著什麼。
咸陽宮中,趙姬看著面前堆積在成小山的竹簡,卻是連看都懶得看。
“這是第幾道了薦書了?”趙姬想身旁的侍女問道。
“稟太后,已經是第十七道了。”侍女回答道。
“十七道啊,一看到有肉吃,都像是瘋狗一般的撲過來,哀家的禁衛統領,也是他們能打主意的。”趙姬冷哼一聲,顯然她此時的心情並不怎麼好。
雖然為了讓自己的兒子秦王政得到來自華陽太后那邊的支援,作為交換的她願意搬出咸陽宮,讓那位楚國的公主成為這裡的女主人,完全是趙姬自己的選擇,但是,女人的小性子趙姬還是有的。
明明是做出的正確選擇,卻讓自己心情很不好的事情,本就有很有多,比如搬進甘泉宮之於趙姬。
當一道道薦書出現在趙姬的面前時,更是讓趙姬本就不怎麼好的心情更差了。
“太后,照現在這個樣子看來,十七道也許還不是結束。”作為趙姬的貼身宮女,宮女很懂現在趙姬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