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和玄奘交談了片刻,令人取出一個紫金缽盂遞給玄奘,之後,又賜給他一匹白馬。
玄奘山呼萬歲,跪倒謝恩,同李世民作別而去。
在李世民的揮手之間,秋水分明望見,那玄奘一行的隊伍裡,悟空忽然冒出頭來,一臉焦急地四處回望,極力找尋著什麼……
“山哥,我在這裡,我在這裡呀……”淚眼朦朧的秋水拼命搖晃著雙手,多希望悟空能夠看到自己。但事與願違,那嘈雜的人聲迅速淹沒了秋水的叫喊,最後,秋水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心愛的山哥失望的去了……
對於秋水而言,這場草草的送行堪稱災難,儘管靜慈師太百般安慰,但回到無相庵的秋水還是失魂落魄、充滿自責地睡了一天一夜才緩過神來。
接下去,度日如年的歲月便開始了……
大約半個月過後,一日午飯時,秋水忽而問靜慈師太,“敢問老師太,山哥他們走出多遠了……我怎麼聽兩個小妹妹說,這無相庵也叫化生庵呢?”
“小金子和玄奘他們應該已走出六、七百里了吧……”數日以來,對於秋水心不在焉、語無倫次的提問,靜慈師太已是見怪不怪了,“至於這無相庵嗎?以前在西城時是叫化生庵,後來搬到東城後,便改名無相庵了!”
“原來真是西城的化生庵搬過來的……”秋水若有所思地言道,“剛來那幾日,我一直覺得祖師殿內無相祖師的聖像有些面熟,現在終於明瞭了。敢問師太,那無相祖師在成道受封之前,是有個法名叫元吉師太嗎?”
“元吉師太?”靜慈師太皺皺眉頭,笑道,“不不不,據我所知,無相祖師以前是叫黃裳師太的!”
“黃裳師太?這個名字真有詩意,小女子要有一個如此動聽的名字就好了……”秋水聽了“黃裳”二字,竟然十分歡喜。
“秋水,你在我庵中居住,也算一位代發修行的女居士,不如貧尼也給你起個法名如何?”見秋水起了道心,靜慈師太頗為驚喜地言道。
“好呀好呀,請師太賜名!”秋水笑道。
“嗯……容我想想……秋水……眼神……誒?叫金睛如何?!”
“金睛?這有什麼含義嗎?”
“當然有了!金能生水,金睛表示眼明心亮,同時,這個金字也寄託著你對小金子的無限思念!”
“甚好,甚好,以後秋水便叫金睛了,多謝師太!”秋水一時欣喜異常。
說來也怪,自從秋水取了法名金睛之後,那半月以來、一直壓在她心頭的悲傷情緒竟一掃而空了。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到了隆冬時節。由於天干地燥,加之對悟空夜以繼日的想念,秋水忽而急火上揚,害起了眼病。
看著秋水紅彤彤的雙眼,庵內兩個頑皮的小尼竟分別給她起了個雅號,一位小尼稱她位“赤眼秋水”,而另一位稱她為“火眼金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