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僧正是奉了方丈令,才守在這裡的……”侍者聞言,慌忙將玄奘交代的話逐字逐句地講了一遍。
“不讓動著這個……”悟空望著絲瓜架下的圓相,猛地心中一動,“小長老,方丈師父這是出了個啞謎,看金某破它!”
悟空邊說邊招呼小啞巴和懸膽,將這株絲瓜上的果實摘得乾乾淨淨,隨後把絲瓜穰兒連同絲瓜架子也一起拔掉了。
侍者見狀,嚇得趕緊去稟告方丈。哪知玄奘聞報後,非但未怒,反而拍手笑道;“摘得好!拔得妙!”
“咦?方丈今天在搞些什麼?怎麼陰晴不定的……”看著玄奘法師喜不自禁的樣子,侍者只剩下納悶兒了……
又過了幾日,便到了七月十五——一年一度的盂蘭盆節了。
節日當天,洪福寺內香菸四起,各種法器有節奏的撞擊聲響作一片,祈福法會於辰時在大雄寶殿內隆重拉開了序幕!
放眼望去,一眾僧人身著盛裝,面露*,在方丈玄奘親自帶領下,整齊劃一地高誦起《盂蘭盆經》及《梁皇懺》。
隨著這虔誠而忘我的誦經聲漸入*,越來越多的香客、信眾聞聲而至,聚集在大雄寶殿前的廣場上駐足觀禮。
而大雄寶殿的廊簷下,也湧入了十幾位特殊的聽經者。這些平素裡嘰嘰咕咕的燕雀飛鴿居然屏氣凝神、俯首帖耳,儼然成了領悟經中大意的知音!
時至正午,日上中天,兩個多時辰過後,祈福法會在一派祥和的氣氛中落下了帷幕。
眼見眾人散去,略顯疲憊的玄奘法師回到了方丈室,用了些點心,喝了幾口茶,接著處理了幾件寺務,然後開始靜坐觀心。
不知不覺地,太陽已然西斜,玄奘養好了精神,讓侍者叫來了悟空等人。大家閒談了幾句後,玄奘一時來了興致,直說要帶著眾人出去看看長安城的夜景。
大夥兒聽著興奮,遂跟著玄奘出離了洪福寺。
走在長安街頭,眾人發現,與以往熙熙攘攘、叫賣聲此起彼的黃昏景象大相徑庭的是,今時今地的一街兩旁,大大小小的買賣鋪戶早已上板關門了。
在大街上,到處是焚化紙錢、祭拜先祖的百姓。每隔一段路,或是十字街頭,或是街道拐角處,總會立著一座半人多高、祭奠野鬼孤魂的祭祀臺。
大家在煙霧騰騰中,穿行了小半個時辰後,來到了一座風景秀麗的園林門前。
此時,一輪如盤的圓月已爬上了樹梢,藉著隱隱的月光,勉強能瞧見那園林門首處的三個大字——芙蓉園。
來到遊人如織的芙蓉園內,沿著左首假山旁的一條甬道行不多遠,一座煙波浩渺的湖泊便出現在眾人的面前。
大家抬眼望去,但見那湖泊上已散滿了數以萬計、祭祀亡魂的河燈。這些河燈飄來蕩去,忽暗忽明,如星星眨眼,簡直把這湖泊裝扮成了天上的銀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