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北齊國主宇文嘯天在彌留之際,將太子宇文健、皇子宇文載、國師修羅剎及幾位朝堂重臣一併叫到床前,斷斷續續地交代起了身後之事……
“眾位……愛卿,朕要……去了……”此時此刻的宇文嘯天已油盡燈枯,每說一句話都要耗費很大的力氣,“朕死……以後,太子……宇文健可繼承……大統,皇子……宇文載封為……梁王,國師……修羅剎監……國。朕臥床……一年來,國師……修羅剎殫精……竭慮,力挽……狂瀾,為北齊國的……千秋……基業立下了……不世……之功。為表彰……她的功績,朕……決定,在新君……登基後,改國號……為羅剎國……”
“陛下不可,陛下不可呀……”淚眼模糊的修羅剎聞言大驚失色,慌忙跪爬到龍床邊。
“羅剎……姐姐就不要……推辭了。太子……年幼,朕把他……託付……給你了,以後……健兒的……羅剎國就是……姐姐的……羅剎國。”宇文嘯天說到這裡使勁緩了一口氣,勉強擠出了一絲笑意,“羅剎……姐姐,朕這……輩子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把你……娶進宮來,封為……皇后,朕身負……家國,不能……隨姐姐……遠遁江湖,姐姐……不會怪朕吧!唉……做皇帝……太累了,如果……還有來生,朕只想……做一個……自由自在的……布衣,到那時……姐姐也不要……做神仙了吧,你我二人……找個……人跡罕至的地方,開幾畝……薄田,看日出……日落,花謝……花開……”
宇文嘯天說到此處,再也沒了聲響。片刻之後,當修羅剎用顫抖的手指觸及他的鼻息時,發現親愛的嘯天弟弟已永遠停止了呼吸……
“陛下……”“父皇……”“萬歲……”伴隨著撕心裂肺的哭喊聲,宇文嘯天駕崩的噩耗很快從宮廷傳到朝堂,進而傳遍了北齊國的大街小巷。
一時間,山河嗚咽,萬民舉哀,三百里北齊國上上下下,從八旬老叟到三歲頑童,都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
這種舉國憂傷的狀態,直到新君登基、國號更改三個月以後,才漸漸平復下來。
鑑於初登大寶的宇文健年幼無知,作為託孤重臣的國師修羅剎不得已代掌朝堂,在她的精心治理下,羅剎國很快恢復元氣,又變得生機勃勃了。
四年以後,皇帝宇文健十六歲了,眼見到了親政的年齡。當大多數朝臣都主觀地認為,大權獨攬的國師修羅剎會無視皇帝、繼續獨掌朝綱時,修羅剎卻急流勇退,接連向宇文健上了三道辭呈,儘管年少的皇帝一再挽留,可修羅剎還是毅然決然地辭去了監國的重任。
同當年正值芳華、立志出家的做法相比,修羅剎這一次的決定更令人震撼!在世人看來,獨攬朝局、功高蓋世的修羅剎是萬萬不可能主動放棄自己的權柄的!
而現實的情況是,如日中天的修羅剎真的就這樣輕揮衣袖、雲淡風輕一般捨棄了高位,退出了朝局,重新坐回了娘娘宮住持的位置上。
如今的娘娘宮,香火更為旺盛,從各地慕名而來的香客絡繹不絕,很多時候都會因為栓娃求子、燒香還願的法事忙得不可開交,但不管多忙多累,一心向道的修羅剎總是對信眾和顏悅色、對法事樂此不疲。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轉眼十載已過!
此時的羅剎國王宇文健,已完全成長起來,而梁王宇文載也羽翼漸豐,慢慢成了羅剎國的二號人物。
與老成持重的宇文健不同,宇文載的行事作風雷厲風行,兄弟二人各司其職,相得益彰,把羅剎國治理的蒸蒸日上。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在宇文健和宇文載的共同努力下,又經過了二十餘年的長足發展,羅剎國漸從一個落後、閉塞的小國變成了一個先進、開放的強國。
於是乎,到羅剎國進貢的外邦使團、來羅剎城行商的異域商賈也逐漸多了起來。
忽一日,羅剎城中來了一群四處漂泊、賣藝為生的江湖優人。在優人隊中,有一位名叫甄月華的歌女,此女不僅多才多藝、嗓音甜美,而且生的國色天姿,甫一登場獻藝,便引爆了整個羅剎城。
一時間,上至王孫貴族、下至平頭百姓俱為她的才色所傾倒。慢慢的,甄月華的言談舉止、衣著裝扮,甚至一顰一笑都成了茶餘飯後的談資。到後來,連國王宇文健的耳朵裡也灌滿了甄月華三個字。
一日傍晚,宇文健在宮中散步時,見幾個嘰嘰喳喳的年輕宮娥聚在一處,正旁若無人的熱聊著什麼……
“大庭廣眾,成何體統!”心中不悅的宇文健眉頭一皺,轉臉看了看跟在他身後的太監嶽和。
嶽和當即會意,趕步上前喝道:“你們幾個小蹄子瞎吵吵什麼呢?沒看見萬歲爺到了嗎?”
幾個宮娥聞言大驚失色,趕緊跪倒叩頭,“萬歲爺恕罪,奴婢們失禮了!”
“你等方才眉飛色舞,到底在聊些什麼?”望著宮娥們戰戰兢兢的樣子,宇文健忽然好奇心大起。
“奴婢們在聊……在聊甄月華……”一個年紀較小的宮女乍著膽子言道。
“甄月華?又是甄月華!”宇文健心中一動:這段時間到底是怎麼了,到處都在談論甄月華,一個小小的歌女究竟有什麼魔力,致使這麼多人為之著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