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日起,聯亦實行年俸制,因聯之特殊地位。故除正常公用之度由國家負擔外,聯之私用年俸為每年三萬石,其中二成交歸國庫、以為聯之國稅!後宮其餘諸嬪妃、皇子、公主,俱各設立相應私俸制,無故不得超支!另由於皇族的特殊地位,故赦免差役,但每年須出私俸的二十之一為抵償!”扶蘇臉色平靜地說出了一番震驚天地地話語!
殿中一片啞雀無聲,便連張良也愣在當地。眾臣俱各驚愕地嚥了口唾沫,心道:“天啦,皇帝也要交稅。皇帝也要設立年俸,這豈不是翻了天了!”但是,眾文武也看到了扶蘇進行稅賦改革的堅強決心!
有人心中不服,心道:“你是皇帝,什麼公用、私用,誰敢和你計較,還不是我們要大出血!”以便有人相詢道:“敢問陛下,皇室何為公用?何為私用?”
扶蘇正色道:“公用者國家公務之用也,比如說祭天祭祖、皇宮地維修與保養費用、朕地保衛和出巡費用、宮中宦官和宮女等人的日常開支、歡迎外國貴客以及因公會見國內官僚及士民的費用等!私用者,朕私人之用度也。如聯地日常飲食、服飾鞋帽,當然龍袍和皇冠這些東西不算,還有聯私人購買物品及賞賜非國制應賞之人的費用。另外還有聯本人的壽誕之用等,皆由聯私俸中出!其餘皇族亦是如此!當然。如果諸卿認為聯或皇族將某些私用錯加到公用上去,日後諸卿可以提,聯一定改正!”
眾朝臣啞然,知道扶蘇是玩真的啦!
蕭何和範天石相視苦笑。範天石道:“陛下,如此豈不讓陛下委屈得很,而且壽誕等禮節不隆,豈不有損國威?”扶蘇正色道:“只要國家強盛。聯委不委屈,這無所謂,而且聯想只要我大秦文治武功皆冠絕天下,即便聯只用一錢做壽,天下又有何人敢笑我大秦無威!?各位愛卿,聯地俸祿三萬石!已是普通百姓數千戶年入,足足有餘了,應該不會丟了國家的面子,諸卿放心好了!如今既然聯已經以身作則、做出了表率,那麼諸卿自己呢?”
張良現在是對扶蘇佩服得五體投地了,當先一拜道:“臣亦隨追隨陛下,納稅交差!”張良領了頭,諸文武一陣沉默後,很快蕭何、範天石、方奇、酈食其、蒯通、韓信、蒙恬、李信等重臣俱各表態支援,諸文武見這些朝中大佬也都屈服了,亦只好點頭同意!
不是嗎,皇帝都以身作則了,你不同意,你豈不是比皇帝還譜大!何況如今國家初定,眾文武中多是開明之人,所以雖然自身利益有些損失,但多還能接受!
扶蘇面露微笑,點了點頭道:“很好,諸卿不愧為國之柱石,頗有憂為憂民之念!這樣吧,聯和皇族的稅率定為以十稅二,抵差之稅為二十稅一,以做為國民表率;而文臣地稅率定為以十稅一,抵差之稅為三十稅一;武將因為國血戰,多要出生入死,所以抵差之稅免,國稅為十五稅一!而各地豪伸士伸的稅史嗎,既然他們無官無職、為國家又做不了多大的貢獻,就讓他們和聯的稅率一樣吧,想必不妥屈了他們!”
扶蘇這裡玩了個花招,首先最優待武將,只收很少的稅率,這樣兵權就應該很穩定;再次優待文臣,他們掌握國家機器和宣傳喉舌,稅率較低,亦可以平靜接受以儘量保持穩定;至於那些地方的土豪士伸們,既無兵又無權,只好讓他們多交點錢了,反正讓他們造反,百姓們不答應,文武朝臣們也不會為了這點錢和朝臣翻臉!這也是帝王的權謀之術——分化!
果然,文臣武將們聽到扶蘇上下牙一張,便將他們的稅率訂得十分優惠,心中盤算一下,覺得勉強還能接受,便也心平氣和了,畢竟皇帝交得還比他們還多不是!尤其是武將,十五稅一,毛毛雨而已,更是一臉的不在乎!
扶蘇心中卻在暗笑:“你們都別不在乎,這筆錢每年算起來。可也是相當嚇人的數字呢!哈哈,賺到了!”
這時,張良忽道:“陛下,雖然有陛下以身作則,但地方上地安定也不可不防,所以應立即派出使者分赴各地,一則曉喻百姓陛下天下為公之義舉,二則以理安撫地方士伸。另外,應立即命‘秦風’加強哨探,將某些不安苗頭儘早扼殺;同時各地駐軍應全面戒備。隨時準備出兵平亂!臣想如此多管齊下,天下應無人敢有何異動,待大勢已定,更是無須多慮了!”
諸文武心中暗驚:“這張良可真是心黑手辣,看樣子以後不能得罪他,否則倒黴的日子不遠!”
扶蘇點頭道:“既如此,範卿、蕭卿、子房,你們三人便立即傳令各地府衙、駐軍以及‘秦風’,無論此次賦稅改革有多艱難,亦必須堅持到底!”“是。陛下!”諸人應命!
扶蘇又想了想道:“韓信,你即日領五萬禁軍坐鎮關東之中樞大梁,務必保正關東之穩定!”“是。陛下!”韓信出列領命!
扶蘇心中估計一下,經過這幾條措施再加上正在迅速恢復的國力。三五年內應可有發動一場與匈奴地大規模絕戰的財力,不由得頓時輕鬆了許多,又問道:“適才所言皆為內政,那麼軍務和外交方面諸卿可有什麼好地建議?”
李信聞言出列道:“陛下。臣認為戰勝匈奴地要旨,在於建立一支強大的騎兵隊伍,所以臣建議,近年內應積極籌措戰馬。建立一支大規模的精銳騎兵以備用!”蒙恬聞言道:“不可!陛下,如今國家財力不富,而籌措戰馬耗用極巨,必給國家增添巨大負擔,所以臣認為還是多發展步兵,再輔以適當騎兵,以拒匈奴。臣昔年逐匈奴出河南,亦是憑此!”
李信聞言反駁道:“蒙將軍,若我軍以步兵為主,在機動性方面就根本比不上匈奴兵,只能採取被動地防守反擊戰略;而且亦不能深入草原、追殲殘敵,這樣如何能徹底剿滅匈奴!?又如何能彰顯我大秦不世軍威!?”
蒙恬搖頭苦笑道:“我不是不知道騎兵的好處,但是國家如今哪有財力建立一支和匈奴匹敵的的騎兵啊,要知道一名騎兵地費用幾乎相當於三名步卒的開支啊!”李信聞言也有些為難,建騎兵缺錢,不建騎兵想徹底取勝又很難,不由得只能目視扶蘇,看扶蘇如何應對!
扶蘇想了想,說道:“其實要想建立一支強大的騎兵而又少花錢也不是不可能,聯有三個方法,諸卿可以考慮一下。
第一、在全國推行馬政,百姓如有養馬者,國家可給予一定程度地稅賦優惠,或是減免差役;另外,鼓勵全國適合飼養戰馬的地段建立大規模的養馬場,如邯鄲、右北平、河套一帶,國家與以大力支援,扶植起本國強大的養馬業。
第二、與對我國尚還友好的東胡建立友好的外交關係,兩國兩式建立通商制度,以我國之鹽、鐵、絲綢等物換取他們的戰馬,這樣兩國互通有無,比單以金錢購買或走私馬匹要節約很多!而且亦可以讓我國和匈奴萬一交戰時,他們至少採取中立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