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鐵血大秦> 第十七卷 重定中原 第十章 大戰前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七卷 重定中原 第十章 大戰前奏 (2 / 2)

韓信雙腳牢牢地盯立在船板上,揹負著雙手,迎著潮溼的江風傲然而立。雖然波浪滔天,我自巍然不動。隨行的兩名侍衛,雖然也通水性,可是在這樣的大風浪下,卻也只有扶著船幫,手忙腳亂的份了。

船老大面對這樣的江風,卻是十分的快活,只穿著一件赤膊的短褂就在寒風中唱起了漁歌、喊起了號子!

漸漸地,小舟駛近江南,靠近了秦軍會稽水陸聯營。

忽地,一艘秦軍哨船從江面上飛馳而來,幾名矮壯的閩越族水軍迎風大喊:“來者何人,趕快報名,否則弓箭侍候!”韓信看了看,揚聲道:“欽命淮陰侯、大將軍韓信前來接收軍權!速速回稟!”

幾名閩越軍士嚇了一跳,雖不知真假,卻也不敢怠慢,連忙道:“請給我們來,由我們引路進寨!”韓信點了點頭,示意有些驚訝的船老大跟著哨船划進了龐大的水師營寨。

劃過巨大而堅固的水師營柵,一艘艘艨艟鉅艦顯現在韓信的面前,禁不住讓韓信面露讚歎之色,不禁開始思索著什麼。

不一會兒,小舟隨著哨船靠上江岸,韓信賞了船老大,令軍士領路放回。便自在兩名閩越軍士的引領下大步流星地趕往帥帳。

剛到帥帳門口,有腿快的軍士已然向曹參、吳芮、無諸三人報信:有欽命大將軍前來接管軍權。三將不敢怠慢,便自出帳迎接,剛到帳口,便看到一名青年披風而來,神態傲然而威嚴。

曹參三人愣了:“此人就是新任大將軍!?也太年輕一些了吧,而且根本沒聽過此人啊!”皆有不信之色。

這也難怪,韓信是年,不過二十有五,正之所謂‘胎毛未乾,乳臭未退’!

曹參向韓信拱了拱手道:“末將曹參,忝為軍中主將!敢問欽使奉命前來接管軍權,聖旨、印綬、兵符何在?”韓信面色沉穩,向身後揮了揮手,兩名侍衛將扶蘇聖旨、兵符以及‘淮陰侯’、‘大將軍’兩顆金印奉上。

曹參三人驗過的確不假,一時不禁愕然:扶蘇在聖旨中對這青年百般推崇,並收為義子,顯然是對他愛護是狠了!不過,曹參三人打量了韓信幾眼,卻實在看不出韓信有什麼過人之處,或許外表看起來還像個人物!

韓信心中明白,微微一笑道:“請曹將軍擊鼓聚將,移交軍權!”“是,大將軍!”曹參雖然心中有些疙瘩,卻不敢違抗扶蘇之令。

很快,隆隆的戰鼓聲在秦軍水陸聯營上空驚天價般地響了起來,各主要將領開始紛紛向帥帳聚集。

而等到諸將入了帥帳之時,便愕然地看見坐在帥位上的已經不是曹參,而是一名非常年青、剛毅的青年。諸將一膽子疑惑,卻也不敢發問,只能默然地站在一旁。

三通聚將鼓罷,韓信看了看帳中已是濟濟一堂,向曹參微微一笑道:“曹將軍,諸將齊否?”曹參道:“齊了!”

“那便請曹將軍向眾將說明,並交接軍權!”韓信一點也不怯場。

“是!”曹參被韓信指揮來指揮去,面色有些褚紅,只得強忍著心中的不快,對諸將道:“各位將軍,陛下有旨下令淮陰侯、大將軍韓信為軍中主帥,我已經驗過聖旨、兵符和金印,確係無誤!現在,便將軍權交於韓將軍,希望諸將以後謹遵將令,不得有誤!”說著,曹參將顯示著軍權的令箭等物移交給了韓信。

韓信起身接過,放于帥案之上,掃視諸將一眼,微然一笑道:“各位將軍,韓某年幼卻忝居如此大位,也許諸位將軍並不心服!這沒有關係,初時韓某也不希望大家心服,只是希望大家能夠遵從號令!否則,”韓信請出豪曹劍,厲聲道:“有陛下佩劍豪曹在此,立斬無赦!”

諸將見韓信眨眼間從笑臉變成黑臉,又將扶蘇豪曹劍抬出,一時也有些驚懼,連忙道:“末將謹遵將令!”

韓信見狀,十分滿意,面帶微笑道:“前日一戰,我軍大敗於廣陵,折損頗大,想必諸位將軍一定都窩著一肚子火吧?”諸將見韓信一來就抓住眾人的痛腳,不禁變色,十分難堪。

韓信卻視而未見道:“廣陵之敗,非敗在謀略,而是敗在知已而不知彼:楚項之勇,項羽之威,都超乎了我軍的預料,故而大敗!不過,這場敗仗還是有些收穫的,就是讓我軍認清了敵我兩軍的優勢和缺點。”

吳芮有些忍不住道:“既然大將軍已經認識到了楚軍的優、缺點,莫非已有破敵之策?”韓信微然一笑道:“項梁精於戰術,不通謀略,且性格孤傲,容易對付;項羽雖然同樣精於戰術,甚至武勇雄冠天下,卻亦不過一匹夫耳,要對付亦不難。我來時,聽說,龍且現在已經攻佔九江大部,看來九江也會馬上落入楚軍之中。三月之內,我會先破龍且,半年之內破項梁、一半之內擒項羽,若不能勝,韓信願以人頭甘當軍令!”

眾人聞言愕然:這新來的大將軍雖然年輕,口氣卻好生不小!

曹參微微一笑道:“大將軍壯志凌雲,令人好生景仰,那我等就看來日大將軍大殿神威了!”韓信微笑道:“好說!曹將軍,陛下答應補充的兵馬、錢糧何時可到軍中?”

曹參道:“衡山等地新練大軍三萬,十天內可到!巴蜀和南越的兵馬約五萬並糧草輜重大約一個月內可到!”

韓信笑笑道:“夠了,一個月聚兵,一個月訓練,一個月打垮龍且,時間措措有餘!”諸將笑而不語。

散帳後,秦軍諸將紛紛聚在一起,議論四起,都覺得這個年青大將軍口氣太大,卻不知真材實料如何。還是久掌兵權的曹參一言軍心:“諸位將軍,陛下既然如此相信於他,想必他也有幾分本事,或許比我們高明也未可知。還是先聽他軍令,否則被豪曹劍砍掉腦袋卻也不值。待三個月後,他如果不能擊敗龍且,我等再與他計較不遲!”眾將皆以為然。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