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鐵血大秦> 第十九章 趙亡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九章 趙亡一 (2 / 2)

而秦王看到齊虹有些閃灼的眼神和幽怨的話語,知道齊虹去意已定,想到齊虹對秦國的大功,不禁微一嘆息道:“既如此,寡人便允了你的要求!”齊虹大喜,俏臉上浮現出一層絢目的光輝:“多謝大王厚賜!”

秦王頗有些遺憾而不捨道:“你為我大秦立下大功,寡人想為你安排一個很好的依託,你可願意?”齊虹目光復雜、低頭垂思了半晌都沒有吭聲,這和以前談笑風生、風資傲人的從容簡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秦王對齊虹十分熟悉,頓有所悟:“難道她已經有了心上人不成?”

正在秦王疑惑時,忽地一旁一直沒有做聲的王后在秦王耳邊悄聲道:“政弟,去年行前她尚還一切正常,現在卻欲脫離‘秦風’,一定是有了中意的人了。你看她的目光充滿情意,很可能她中意的人便在帳中。你不如好事做到底,幫她安排一下!”女人的直覺果然可怕。

秦王政聞言用銳利的眼睛掃了掃帳中諸將,諸將有些莫名其妙的頓時感到了一股威嚴的壓力。秦王政不久將目光定格在王賁、李信和蒙恬的身上,在他看來,諸將中只有這三人是不僅年青有為,而且榮貌、才華也都過得去,齊虹的意中人應該便在此三人之中。

於是,秦王政微一沉思道:“齊虹,你既不應,寡人便當你願意了!目下帳中便有多位青年英傑,王賁將軍、李信將軍、蒙毅將軍都是才貌雙全之選,你中意何人,但說無妨?”此言一出,王賁、李信、蒙毅三人頓時眼睛一亮,若能得到這樣絕色的佳人青睞豈非不枉今生?一時都不禁眼巴巴地等侯著齊虹的決斷。而其他諸將眼神中也不禁露出羨慕和忌妒的神色。

但卻見齊虹低垂著螓首,微一搖頭道:“謝大王好意,臣下只想孤身度此殘生、終老林下!”此言一出,眾人頓時愕然。秦王也立時和王后對視了一眼,知道自己猜錯了。有些頭痛的秦王微一思索,不禁立時有了主意道:“齊虹,你還是再考慮一下吧。王后和你一向交好,多日未見,十分想念你,你便暫時和王后一起去後帳歇息吧!”

齊虹美目中流露出一絲喜悅的神色,躬身道:“是,大王!”然後跟隨著美麗的王后嫋嫋的出去了。只留了一帳遺憾不已的大老爺們。

直到數日後,突然傳來齊虹解除了‘秦風’左使的身份、改任扶蘇凌煙閣侍女總管時,諸將這才知道了齊虹本人的選擇:原來她喜歡的竟是少年天資的扶蘇公子,不禁大為氣沮!

卻說送走了齊虹,秦王見諸將都有些失魂落魄的模樣,心中好笑,問王翦道:“王老將軍,目前對邯鄲的作戰準備進行得如何了?”

王翦顯然早有所謀,微微一笑道:“大王,趙人已遣使向燕魏求援,所以不可久攻。欲速破邯鄲堅城,一半在外,一半在內,外用秦兵,互相照應,如再加壓於城中郭信、郭縱、趙悅等人,令其傳言於趙王遷,趙王遷懼,必降,邯鄲便不攻自破矣!”秦王大喜,雙目中放射出一道森寒的目光,這目光中充滿了沖天的殺氣和無邊的冷漠,那可怖的壓力頓時讓眾將禁不住後背猛地一寒,心中暗驚:“完了,邯鄲一破,大王必然要邯鄲血流成河,這回不知道是誰要倒黴了!”

對秦王政來說,邯鄲既有他童年時和王后的兩小無猜、也有和‘中隱老人’虔誠學藝時的美好留戀;但是秦王政也忘不了那些趙國貴族對他和他的母親的汙辱和侮罵。每當秦王政想到幼時在邯鄲遭受的恥辱時就不禁有著一種刻骨銘心的仇恨,有時候甚至秦王政在睡夢之中也夢到他對那些幼時的敵人進行瘋狂的報復。所以,此次秦王政親臨邯鄲,一是為了攻滅趙國,二也是為了親算幼年時的那筆血淚舊帳!

於是,不想有絲毫耽擱的秦王政立即命李斯選精細人選,扮作趙國百姓,混入城中,直接來見城中郭信等奸臣。奉上高官厚祿、奇珍異寶後,郭信等人當即應允出力。於是,郭信等人便來見趙王道:“今韓王對秦已俯首稱臣,燕魏自保不暇,豈能發兵救趙。現秦王政親率大兵前來,即日城破,玉石俱焚,萬眾遭殃,以臣之愚見,莫如全城歸降,還可保住侯王的地位。”郭縱、趙悅等人也一起力勸。

早已心慌神亂的趙王遷此時根本沒有了主意,每日裡都惡夢連連,唯恐秦軍欲城而入慘遭殺害,於是便想聽從郭信等人的建議。見趙王遷欲圖獻降,一旁侍立的公子嘉伏地痛哭道:“先王以社稷宗廟傳於大王,怎麼能隨便就獻給別國呢?臣願和顏聚竭力效死,以保邯鄲。萬一城破,代郡擁地數百里,尚可為國,以作後圖,怎能束手就擒呢?”

趙悅插言道:“邯鄲城破,大王即為俘虜,怎麼能顧及到代郡呢?公子難道想讓大王蒙難不成?”

公子嘉臉面發紫,氣沖斗牛,“倉啷”一聲拔劍在手,指著郭信等人大罵:“覆國讒臣,尚敢多言!吾必斬之!”說著,氣勢如虎的便要殺上前來。趙王遷大驚,急起身攔住公子嘉道:“賢弟稍坐,休要動怒!”見趙王阻擋,無可奈何的公子嘉這才罷休,但一旁的郭信、郭縱、趙悅等人卻不禁嚇得出了一身冷汗,眼光裡也不禁有了一種兇狠的目光。

卻說趙王遷回到後宮,鬱鬱寡歡,唯有飲酒取樂而已。此時的他已經完全放棄了國事,只想乘著城牆未破之時盡情狂歡,今朝有酒今朝醉了!

而郭信、趙悅等人雖欲約會秦兵獻城,怎奈忠誠耿直的公子嘉率其宗族賓客、幫助顏聚加意守城,和秦軍音信不通;而且城中廣有積粟,食之不乏,秦軍急切難以攻下,一時也不禁徒呼奈何。

而城外的秦軍也是自己有苦自已知,因趙國近年屢遇災荒,又是兩軍交戰,民人逃之一盡,秦軍掠無所得,數十萬大軍光靠從咸陽遠道運送的補給來維持頗為困難。無奈的王翦於是對扶蘇、楊端和、韓騰等人道:“我軍兵力充足,但糧草暫乏,可暫退五十里外,休兵一時,備齊糧草,再奮力攻城,這樣邯鄲必破!”扶蘇雖然有些不悅,但也知邯鄲城高險闊非一時可下,於是也只好同意。於是,扶蘇和王翦立即報告秦王政,秦王準之。於是,秦軍便後退五十餘里安營。

而邯鄲城中,趙軍因見秦軍退去,便放鬆了警惕,每日都開一次城門。就在此時,郭信、趙悅等人修密書一封,遣心腹送入王翦營中。書中雲:“我等久有獻城之意,只是一時沒有辦法。今趙王遷已有降意,奈何公子嘉不從。今秦軍可以猛攻南北東三門,讓秦王大軍,屯於西門。我可說動趙王,尋找機會開城出降。西門破,另三門不可守矣。”

王翦、扶蘇接信,心中大喜,火速親送秦王政。眾人商議過後,秦王政便移兵於西門,軍中遍樹‘秦王’大旗。爾後,王翦和楊端、韓騰三人揮兵猛攻邯鄲南北東三門,日夜不停。公子嘉、顏聚見狀,急忙調兵遣將,全力據守三門,一時疏忽了對趙王和郭信等人的監控。

而乘此機會,郭信等人秘密進宮,對趙王遷說:“秦不加害韓王,又怎麼能加害於大王你呢?如以和氏之璧和邯鄲地圖出獻,秦王必喜,定封大王侯位。”趙王遷早已受夠了眼前這種朝不保夕、日夜惶恐的生活,立時應允,早把祖先的尊嚴和自身的責任拋在了腦後。

於是郭信連忙草就降書。請趙王過目後道:“降書雖寫,但公子嘉一定阻止此事。今秦王大營紮在西門,大王如以巡城為名,乘駕到彼,親自開門獻降書,秦王豈不高興?”趙王遷大喜,便依此計而言,避開公子嘉等人耳目,開西門向秦王獻降。秦王大喜,欣然納之!

是時,公子嘉和顏聚正在東、北、南三門和秦軍浴血苦戰,突聞趙王降秦,大驚失色,急與顏聚商議後,率城中兵士突圍出北門逃返代郡。至代郡後,公子嘉自立為代王,表李牧之功,復其官爵,親自設祭,以收代人之心,再遣使東與燕和,在上谷駐紮軍隊,以防秦兵。

而秦軍一邊派大軍鎮守邯鄲城內殘餘反抗力量,一邊派王翦率二十萬大軍進抵趙國北部中山,與代郡趙軍殘部峙!

******

做個廣告:好友寂寞劍客的新作,大家去捧捧場!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