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七十歲退位,是大順第三位皇帝,在任之期掌權大順朝五十餘年。
期間收復夷洲,開府設縣,重農治河,興修水利,抵禦外侵。
從這些功績來看,倒也算是一位明主。
只惜因太上皇,禁海封國政策,最終讓大順與世界脫離軌道四十載之久。
如今的大順內有貪官汙吏成風、老派勳貴集團羅網連枝,外有羅剎國常擾侵犯,虎視眈眈。
乾德帝登基五載,開放海關,引入洋商,互通商貿。
大順才得與外界有所接觸,只是此時的西洋諸國早已進入工業時代。
科技與工業化的聯合發展,直令從小便對西方文化感興趣的乾德帝無比嚮往。
他存有宏圖大志,想要立命改革、風貌建設,做到真正為民造福,成就傳頌偉業。
只可惜太上皇尚在,許多事情由不得他做主。
光是想要建造《江南製造廠》這個首要提議,就被一眾朝中舊臣聯名上策反對,最終太上皇親自出面駁絕。
乾德帝堅定不移的認為強國首先要強軍,老祖宗留下的東西不能丟棄,更需得加以改進利用。
那火器便是前人研製的武器,西洋人卻拿去作為己用,一直再不停換代改造。
洋人改造了槍炮,造了軍艦,起了高樓,建了大大小小的工廠,路也修的又寬又平,人民時刻帶笑,吃得飽穿的暖,言語自由。
兩年前,乾德帝親自挑選第一批派遣去西洋學習計程車子,從他們口中得知這些資訊時,已覺不可思議。
縱觀古今幾千載,成就多少盛世王朝,但實際上那光鮮亮麗的背後。
卻任然存有許多貧瘠之地,許多生活在水深火熱的百姓。
西洋人如今卻只用百年不到......
乾德帝將太祖皇帝留下的筆記本翻出,仔細看了又看。
最終將新建制造廠的想法在朝堂上提出,不出意外,遭到了壓倒性反對。
朝廷一眾舊臣與太上皇站在統一戰線,皆認為這是鋪張浪費,虛度庫銀,損國根基之下策。
乾德帝無奈,只得悄悄造建工廠,心知皇宮四下裡都是太上皇眼線,便將此重任交給親信之臣在外堅辦。
太上皇雖已退位,實際卻掌控著朝政半邊天。
連皇宮裡禁衛軍都是太上皇安排的人,八名統領也都是太上皇欽點。
乾德帝身為皇帝卻不能輕易更換親軍領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