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劉敬信還真是誤會系統了,準確的說,他誤會的是童文暄。
兩人去的還是上次那家日式鐵板燒自助,選擇的是稍稍靠角落的位置。
點好餐之後,兩人只閒聊了幾句,便進入到了正題。
童文暄道:“剛剛我聽有幾個義工說,他們正在給療養院的老人們準備一場演出,時間安排在這個禮拜天的下午。你有時間嗎,可以出個節目嗎?”
聽到這話,劉敬信知道這一次應該不會出現“童文暄的心願”,於是稍稍松出了一口氣。
劉敬信點頭道:“可以的,但我只會唱歌,別的節目可拿不出手。”
童文暄似乎沒想到劉敬信會答應得這麼痛快,面露喜色的忙道:“只唱歌就行了,你會那麼多歌,選個應景的就行。我覺得《當你老了》,或者《時間都去哪了》都挺合適的。”
劉敬信淡淡一笑,微微搖頭道:“這種場合,隨便選歌肯定不行。我剛好寫了一首歌,正好到時候可以唱給他們聽。”
童文暄滿眼期待的道:“什麼樣的歌?我能先聽一下嗎?”
劉敬信搖頭道:“剛做出來,還沒完善,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這場演出安排在禮拜天,時間其實已經非常近了,並且因為很多義工都有自己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所以這一次的演出在準備上要稍顯隨意,沒有彩排,甚至連節目單都沒有,只有一個大概出場順序,實在是有些隨意。
畢竟義工們都不是專業的,他們能有這份兒心,就真的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不管別人隨意不隨意吧,劉敬信對這一次的演出是非常重視的。
回去之後,他將這首新歌在譜子上記了下來,然後進行初步的編曲,先完成了彈唱版本,至於樂隊版本則不著急做。相對比較,樂隊的“百首搖滾樂”排練要更為重要,畢竟時間實在是太緊張了。
這一次的演出,因為是在療養院,不適合搬整個電聲樂隊過去,所以在演出這天,劉敬信只一個人揹著那把系統獎勵給他的箱琴來到了療養院。
和上次一樣,童文暄已經提前等候在療養院門口,看到劉敬信終於趕到,她急忙拉著劉敬信衝進療養院趕奔中央小公園。
在那個小公園中的陰涼處,此時已經圍坐了很多的老人,在他們前方的空地上,正有幾個中年阿姨在跳扇子舞。
雖然這次演出有很大的隨意性,但那幾位阿姨看樣子是真的下了番工夫,服裝穿著很統一,跳得也非常齊。
童奶奶抱著那張遺像坐在人群中,左右的人都離她有一小段距離,不知是因為不喜歡性格有些孤僻的童奶奶,還是覺得童爺爺的遺像晦氣。
童文暄將劉敬信帶到一旁介紹給了一位孫姓阿姨,然後蹦蹦跳跳的找奶奶去了。
這位孫阿姨長得很富態,頭頂著大波浪捲髮,還沒說話就已經先笑了起來,特別容易溝通。
“小劉啊,真是感謝你對我們的支援啊!”孫阿姨感謝道。
劉敬通道:“應該的,應該的。”
孫阿姨拿過一張滿著摺痕的白紙遞給劉敬通道:“你看看,這是我們定下來的節目單,給提提建議。”
劉敬信接過那張紙,在那一行行的潦草字跡中找到了“童文暄”三個字,具體節目沒有寫,料想應該就是指劉敬信的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