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開火,不要停!」
在自爆卡車襲擊之後,迅猛的火箭彈幕再度席捲而來,如雨點般的落在了基地的防禦圈上。
這一次游擊隊的炮手終於找對了目標,不再攻擊營地裡的那些建築設施,反而將目標放在了基地四周的圍牆戰壕上。
但這些防禦設施可是蘇聯工程兵們按照高標準建立的,不說固若金湯,但也算是堪比馬奇諾防線的硬度的,阿富汗人除非動用數十公斤重的炸藥包直接爆破,或者用坦克主炮直射,才能摧毀,用107火箭彈什麼的,只能在那些圍牆上留下一點坑洞。
其實阿富汗游擊隊手裡是有一些老舊的蘇聯造76毫米火炮的,都是阿富汗政府軍友情贈送的,但那玩意比107火箭炮還笨重,所以,很難見到它的影子。
而現在,阿富汗人能用的火力支援,也就只有迫擊炮和107火箭炮了。
雖然火箭彈幕對於掩體的殺傷有限,但掩體裡的那些蘇聯士兵卻沒有鋼筋鐵骨,被落下的火箭彈砸的抱頭鼠竄,恨不得把腦袋埋進土裡,但即使這樣,依然有不少倒黴蛋被波及,兩輪火箭彈幕結束後,一片火焰狼藉之中,就有好些倒黴蛋慘叫起來。
「醫療兵!」
在這些倒黴蛋身邊的蘇聯士兵們無比嫻熟的先於抵達前的醫療兵給這些傷員做起了應急處理,包括止血包紮等,這些手段雖然粗糙,但可以極大的挽救生命,還可以減輕醫療兵的負擔,讓他們能抽出空來挽救更重的傷員。
「大尉,你要不也去處理?」
「不用,一點小傷!」
巴拉萊卡拒絕了一旁士官的提議,她的傷勢在頭部和上半身,不影響持槍也不影響移動,所以她拒絕了回醫療所的提議,哪怕包裹著傷口的紗布已經被血浸透,她也只是重新撒了止血粉後胡亂的包紮了一下。
現在,這個防守位置上的不到四十名蘇聯士兵要面對足足兩百多人的叢集衝鋒,壓力自然不會小到什麼地方去。
而且這一次進攻的阿富汗人和之前那些湊數的炮灰可不一樣,他們中大部分人是實打實的在奎達訓練營畢業的,不論是衝鋒還是射擊,都算是一板一眼,不僅懂得利用掩體,還會偷摸打黑槍,他們手裡有老舊的莫辛納甘,型號甚至是1891型,雖然已經稱得上是清朝老兵,但殺傷力卻絲毫不遜色於後輩們。
有兩個倒黴的蘇聯士兵直接被莫辛納甘打爆了腦袋,他們的頭盔擋不住7.62x54r毫米的子彈。
而蘇聯這邊也有不少狙擊手,巴拉萊卡也是其中之一,她的svd也在不斷的咆哮著,已經差不多有三十多個阿富汗游擊隊倒在她的槍下。
但阿富汗人最終還是拼命著接近了圍牆,哪怕付出了一半人傷亡的代價。
在衝到蘇聯士兵看不到的死角後,阿富汗游擊隊隨即就開始安裝炸藥。
他們手裡的炸藥裝置還是老舊的拉發模式,畢竟更高深的爆炸手法沒點時間根本學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