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虛真典》,《五轉金丹功》,《大五行神功》,《淨月神伐功》,《天塌地裂術》,《咫尺天涯》,《大五行破滅神劍》,《陰陽真法袍》,《元磁大切割》。”
“四門功法傳承!”
“五門大神通傳承!”
白子嶽目眩神搖。
“其中清虛真典,乃是清虛宗鎮宗絕學,直指金丹境巔峰,清虛宗立宗五千年,共有三十七位弟子,修煉此功成就金丹,其中丹成四品一人,丹成五品七人,丹成六品十三人,剩下所凝聚金丹的,都是丹成七品。”
他的目光落在了第一個傳承之上,看到上面的介紹,微微皺眉。
“原來清虛宗,立宗已經有五千年多年了。
更有三十七位真君,乃是憑藉著《清虛真典》這一功法,修煉到了金丹之境。
不過這丹成幾品……應該是金丹凝結,形成的品質劃分。
當初推劍真人也曾說過,丹成上三品,丹成中三品和丹成下三品的區別,似是想要成就元神境,只有丹成上三品,可能才大一些。
中三品,機率已經十分渺茫了,至於下三品,估計終身難都以破開金丹,成就元神。
這清虛真典,足有三十七人修煉到金丹境層次,足可證明這功法的強大。只是顯然,並無人憑藉這門功法凝結出上三品金丹。
而能凝結金丹的強者,哪一個不是天資強大,機緣無數,坐擁清虛宗,底蘊也十分深厚。
所以排除掉個人因素,就只能表明這門功法雖強,但其實距離真正最頂尖的,可使得修士凝結上三品金丹的功法,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白子嶽結合諸多資訊,略一整合分析,很快就有了計較。
當然,即便這門功法不能凝結上三品金丹,但同樣也是穿雲山脈中最頂尖的傳承,穿雲四宗的鎮宗之法,其實大多與清虛宗等同,絕不算弱了。
白子嶽也不敢有絲毫的輕視。
“《五轉金丹功》,《大五行神功》,《淨月神伐功》這三門傳承,品質比之《清虛真典》相差不大,其中《五轉金丹功》乃是三千年前,某個宗門前輩意外獲得的傳承,似是對於凝結金丹的品階,有一定的增幅作用,宗內共有八人憑藉這門功法成就金丹,丹成品質都在中三品層次,頗為不凡。
大五行神功的話,據說好像是一千七百年前,清虛宗第七代宗主從傳承神像之中悟到的頂級傳承,有三人修煉這門功法成就金丹,但只有一人丹成六品,其餘兩個,都只是丹成七品,顯然這門功法,雖然完整,但論品階其實是比清虛真典和五轉金丹功都要差上一些的。
不過,據說修煉了這門功法之後,卻能夠藉此從傳承神像之中獲得更多的領悟,未來未嘗沒有補充完善,更進一步的可能……如此,是否修煉,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了。
至於淨月神伐功,沒有記載出處,但從介紹上看,這門功法似是入門較為簡單,修煉進境也比尋常功法快上一些,最重要的是,不僅威力不弱,而且還能夠增加一定的凝結金丹的可能。
所以,修煉這門功法的人極多,也足有二十餘位真君,憑藉這門功法成就金丹,但他們凝結的金丹大多都是下三品層次,只有寥寥三人,或是另有機緣,凝結出了中三品金丹。
可以說,這四門功法傳承,各有優劣,也確實是我見識過的傳承中,最頂尖的。”
白子嶽一一對比四門功法傳承,心中有些蠢蠢欲動。
他相信,這些傳承他就算並不修煉,一旦落在手中,也必然能給他創功帶來巨大的幫助。
“可惜,憑藉著手中玉牌,我只能選擇獲得其中一門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