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區的主控制室明顯與之前幾區的大不相同,空間更寬敞,而且佈置得更像樣了,有操作檯,有坐椅,有休息間。
鍾雲坐到坐椅上,面前就出現了一個類似於操作頁面的東西,羅列了幾個大專案。他匆匆一瞥,就道,“將第五區的詳細資料調出來。”
第五區的主腦顯然有點沉默寡言,主螢幕一變,就出現了密密麻麻的資料。
鍾雲沉下心,快速瀏覽了起來。資料非常多,他只是粗略地看一下,看完時已經五個小時過去了。
看完最後一項,鍾雲長長地吐出一口氣,心情一陣激盪。
第五區,赫然是“準衛星”級戰艦和四星機甲的製造基地。基中“準衛星級”戰艦有五個型號,大致分為速度型,進攻型,堡壘型,驅逐型,旗艦型。各有各的特點,突出的方向不同。
鍾雲雖然當過艦隊的指揮官,但他的手下都是“霧山級”的。其實在那場戰爭中,與其說是整個艦隊的勝,不如說是火星號這艘“超衛星”級飛船的勝利。整場戰鬥,都是火星號在打。
他也沒怎麼學過系統的戰艦指揮,對於戰艦的構成也只是了了。每次發生戰鬥的時候,他都是打的突襲,以強悍的火力一擊殲敵。不論什麼型號,都是一炮幹掉。又怎麼知道其中的區別?
想來也是,戰爭是一個很全面的系統工程,在地球,也是海陸空三個兵種一起發展,在宇宙戰爭中,艦隊的構成只會更加複雜。
看來要找個時間好好系統地學習一下艦隊指揮了。鍾雲做了這樣一個決定。
機甲有八個星號,比起只有一個“戰神號”的三星機甲,要複雜許多。三星機甲能用來當炮灰,四星基甲就可以組成機甲隊的主體了。
有了“準衛星”級戰艦和四星機甲,鍾雲就能組建出一支實力不差的艦隊。
雖然現在他手下的人口只有六百萬,不過因為他擁有光腦機甲,佔戰艦人數最多的機甲隊省去了。
每支“準衛星”級的戰艦的操作人員兩萬人來計算,為了不影響平時的生產,軍隊只能佔總人口十分之一。這樣算下來,頂多也只能組建出三十艘。
按照這個實力,還不如中級文明第二階段的國家。
雖然比起達沃要強得多,但鍾雲還是有點不滿意。如今的宇宙如此不太平,這樣的實力連那些高階文明國家的一根毛都比不上。
不過,飯要一口一口地吃。鍾雲坐擁藍林帝國這個龐大的製造基地,相信過不了多久,就能發展成到不遜色於高階文明國家的實力。
接下來的時間,就是賺取貢獻值,晉升到第六級許可權需要一百萬貢獻值。如今總共有兩千艘採礦船在工作,運回一船礦石,能換一點貢獻值,一來一回要十天的時間。
也就是說,一天能賺兩百點,一年七萬多。光靠這些人採礦,要十四年時間才能攢夠一百萬。
鍾雲無論如何也等不了那麼長時間。
最開頭的一個月,他是在基地的四處奔波度過的,過著維修機器人四處進行維修,以獲取貢獻值。
三十天後,新的一批三星機甲出爐了,總共四百萬架。鍾雲將這些機甲改裝成光腦機甲,然後帶著這些機甲,開始了新的征程。
不論是為了賺取貢獻值,還是為了擄人,鍾雲都要對星海內的國家發起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