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能把閻允聞打個必死無疑的罪名,竟然這麼輕易就被摘除了。
解鈴還須繫鈴人,不可謂不厲害!
但是!!!
即便閻允聞不是主觀意願致閻褚死地,他還是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最後,閻弘治下旨裁決:“康親王嫡子閻允聞,在書院與四皇子打架鬥毆,因過失導致四皇子溺斃,有失學子風範!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傳朕旨意,剝奪閻允聞書院學子資格,終生不可參與科考!”
“另,四皇子夭折,朕十分傷心,四皇子隨從眾人失職,每人打一百大板,生死有命!”
“……”
“生死有命”的意思,便是:往死裡打,如果能僥倖活下來的,算他命大,也就不追究了。
而對閻允聞來說,剝奪了他的科考資格,不讓他去金山書院求學,這已經是非常大的懲處!
皇帝不要他的命,不做別的懲罰,偏偏點了這麼一個重要的地方——
難道,不是刻意壓制康親王嗎?
康親王嫡長子閻佩瑜,做了太子伴讀,不可入朝;
嫡幼子閻允聞,也被取消科考資格,斷了仕途之路!
這是把康親王往死裡壓啊!
而他們,還要領旨謝恩!
但不管怎麼說,這件事也是有驚無險地過去了。
如果不是應採瀾急中生智,對太子進行要挾,太子的棍棒一旦打下來,閻允聞不是死罪、也會判一個終生監禁!
出了御書房,其他人都散了,就剩下一家子。
當然,楚瀟和卓影沒得進御書房,一直在外面等著他們。
鄔蔓青低聲問:“王爺,你有沒有發現,皇上氣色不對?”
楚瀟對這個很敏感:“王妃,那是怎麼個不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