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佩瑜看向楚瀟,道:“瀾瀾為你操心,她的事就是本世子的事、她的義弟便是本世子的義弟。你這次回來便住下,讓允聞帶卓影去書院即可。”
頓了頓,又道:“回頭,我給你引薦一位老師,也好讓你在殿試的時候,增添一份把握。”
找老師,當然是要找位高權重的。
有了這樣的恩師帶入門,殿試上不容易被刷下去。
即便是皇帝,也會給自己的權臣一點面子,在同等的才學下,優先選擇有背景靠山的那個。
這些勾勾繞繞,楚瀟自然是懂的。
她更加堅定:瀾姐是真的走運,替嫁卻陰差陽錯給了她一個極好的夫君!
楚瀟由衷為應採瀾高興,禮貌地道:“多謝世子!”
頓了頓,她又問:“若我拜世子為師,應是不行的吧?”
按她個人的意願,她更想跟閻佩瑜學習。
可閻佩瑜是皇家嫡脈,自己尚且不能入朝,就不要說他帶的學生了!
閻佩瑜一愣,下意識看了一眼應採瀾。
那眼神好似在問:這是你的意思?
應採瀾搖頭,道:“不行的話,還是找一位才學和人品都好的大人吧!”
她想了想,問:“當朝丞相?不行的話,文淵閣大學士也可以的!”
想來她也知道,宰相門生肯定多得很。
人多嘴雜,楚瀟也可能落不到特別好的地位。
文淵閣當然不止李徵一個大學士,還有其他可選的。
當然,李徵也不是不行!
別看李徵對自己的女兒脾氣不怎麼樣,但對自己的學生,都還是不錯的。
而且,在為官之道上,的確是有才的。
如果楚瀟拜他為師,也相當於閻佩瑜把李家這條線牢牢攥在手中了。
這其中的利益瓜葛,複雜得很!
閻佩瑜知道不是她讓楚瀟拜自己為師,便對楚瀟說道:“我比你大不了幾歲,自己尚且在求學路上,當不得你的老師。此事須得從長計議,晚些時候再議也不遲。”
拜師是必須的。
但肯定不能是他。
楚瀟更希望是閻佩瑜,但她自己並非不知道其中的關節。
所以,她點點頭,道:“多謝世子費心!”
“你既然認了瀾瀾做姐姐。”閻佩瑜笑了笑,道:“這聲姐夫也是叫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