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賓客致祭的過程中,還鬧出了一點小風波:
前來致祭的和聯勝話事人鄧威上香完畢之後,慰問喪主蔣天生、蔣天養。
鄧威伸出的右手小指、無名指、中指伸直,但食指和大指接連成了一個圈。
看到鄧威的手勢,蔣天生、蔣天養一時有些手足無措,看向倪坤。
倪坤見狀,上前把鄧威的手按下,說道:“阿生和阿養不是洪興的人,不懂這些規矩。”
鄧威用奇怪的眼神掃過蔣天生、蔣天養還有他們身後的蔣天文、蔣天南兄弟,沒有說話,被倪坤帶到一邊去休息。
靚坤問道:“這是什麼意思?”
倪坤說道:“鄧威的手勢叫‘三把半香’,是洪門兄弟見面的禮節。蔣天生、蔣天養不是洪門兄弟,所以不知道如何回禮。”
靚坤又問道:“什麼是‘三把半香’?”
倪坤說道:“三把半香紀念著四樁歷史上有名的故事,這四樁歷史故事中的人物便是每一個洪門弟兄的好榜樣:第一把香紀念著羊角哀和左伯桃,這把香,叫做‘仁義香’;第二把香紀念著劉關張桃園三結義,這把香,叫做‘忠義香’;第三把香紀念著梁山泊一百單八將,這把香,叫做‘俠義香’;至於剩下半把香,則是紀念秦叔寶和單雄信,這把半把香,叫做‘有仁無義香’。
春秋有左羊,仁義傳四方。
桃園盟誓言,忠義劉關張。
梁山俠義客,大哥是宋江。
異姓結兄弟,史上三把香。
飛將單雄信,寧死不投唐,
秦瓊無奈何,哭回半把香。”
這點小風波,跟後面發生的中風波、大風波根本比不了。
……
門口負責接引的應答唱禮官唱名道:“蔣府治喪,忠青社坐館丁孝蟹有禮!”
靚坤看了看倪坤,促狹的眼神裡彷彿在說:你不是說忠青社撲街了嗎,是不是亂蓋的?
中國人的四大寬容定律:
1、來都來了
2、人都死了
3、大過年的
4、孩子還小
丁孝蟹一下子佔了頭兩個“(蔣震)人都死了”、“(丁孝蟹)來都來了”,蔣天文也沒有什麼反應。
丁孝蟹快步走上前,躬身行禮,引領著二弟丁益蟹朝著朝前方的蔣震靈位走去,等在靈位遺像兩米外停步。
司儀叫道:“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丁孝蟹、丁益蟹朝著蔣震的遺像行禮結束,另一名司儀開口:“家屬謝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