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知道他是這裡比較大的一個黑幫,其實就一無所知了。”宇智波文傑道。
“臺灣最大地黑幫組織有三個,即竹聯幫、四海幫和天道盟。其中繡聯幫最大,但他開始是由一群中學生創立的,這你可能不知道吧?而且就算在世界黑幫史上也是比較地罕見的。
繡聯幫最風光時曾經一度與香港的新義安和勝和以及日本的山口族等國際知名的黑幫組織齊名。現在隨著臺
灣當局對黑幫地打擊,這個幫派好象也已經有了開始蕭條的跡象,朱司其緩緩道。
“不會吧,竟然是由一群中學生組成的?”宇智波文傑道。
“那是幾十年前的事啦,現在那群中學生還在不在都不知道了,而且現在的竹聯幫開始向規模化,現代化改進,你也要注意。”朱司其道。
“那竹聯幫怎麼就一下子現起來了呢?”宇智波文傑道。
“關於竹聯邦的興起要追溯到1955年臺灣地今中和永和兩地,這兩地方當時的經濟並不繁榮,居住著很多軍人家屬(國民黨兵)。這裡的中學生假日裡時常廝混在一起,看別人不順眼就打群架。後來展到械鬥。因為當時的臺北市爆出了“十三太保”的新聞炒作。於是中和兩地地學生也紛紛效尤,開堂組幫年時,中和兩地的幫派已經/具規模。
永和鎮幾所中學地學生為主的幫派成員為了打群架的需要,利用放學和假日到竹林路盡頭的竹林區內聚會,召開了他們稱之為“中和第三次大會”的聚會,與會的大約有二百多人,因為老大孫德培殺人入獄,為以示尊重,就不設幫主,大家均是結拜聯盟,並取名為“竹林聯盟”,簡稱為“竹聯”。並且還有幾句詩“竹葉飄飄片片聯,狂沙萬里皆繡聯,傲笑八方唯竹尊”真有點金庸武俠的味道了!”朱司其道。
朱司其介紹得很詳細,但剛開始宇智波文傑完全沉浸到竹聯幫的本身上去了,等仔細回想起來他才道:
“這些你都是從哪裡知道的,要知道雖然稱不上機密,但也不是一秀人所能知道的吧。”
“網上搜集,網上搜集!”朱司其訕訕道,其實他是用國安一號的權力,在杭州時調閱了臺灣黑幫的情況,特別是竹聯幫的。
“那我怎麼沒現?我可也是在網上搜尋過好一陣子!”宇智波文傑道,他本身的強項除了武技就是電腦,他在來之前可也是在網上專門蒐集過資料,雖然也有一些零七八碎的資料,但可沒朱司其說的這麼詳細。
“這有什麼奇怪的,等下次你再好好看就應該知道的,我搜的是國外的網站,你呢?”朱司其只好強撐道。
“怪不得,我只搜中的。”宇智波文傑道。
“那你還想不想聽竹聯幫的資料?”朱司其道。
“當然想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啊!”宇智波文傑道。
“竹聯幫常常以少打多,反而取勝,很快就以打架的狠勁,逐漸在道上揚名立萬。連其他一些大幫會都不太願意惹他們年春節,一個繡聯幫成員在西門町被四海幫修理了一番,於是竹聯幫對四海幫,這個當時比它強大得多的幫派宣戰,死纏爛打,一時間是戰火紛飛,嚴重地危害了社會的安寧。因此臺灣警方把打擊的拳頭伸向了樹大招風的四海幫,四海幫被勒令解散。四海幫的地盤就被座收漁利的竹聯幫接管了。
而且竹聯幫的新陳代謝非常之快,在四海幫的爭鬥中,一個綽號為“旱鴨子”的大哥級人物陳啟禮開始展露頭角,竹聯幫在與其他幫派之間繼續火拼之中不斷地壯大,還成立“竹聯十三妹”等外圍組織。當然他們也開始引起警方的注意一個姓梁的竹聯幫小角頭私設=刑虐待仇人的案件被媒體曝光,幾乎給竹聯帶了滅頂之災,竹聯幫被迫一度宣佈解散。”朱司其道。
“那後來呢,總不會真的就解散了吧?”宇智波文傑聽到竹聯幫解散自己莫名的高興。
“哪能呢,否則現在哪還有什麼竹聯幫綽號叫“楊站長”的楊劍平開始重整竹聯幫,楊劍平兇悍暴唳,為竹聯幫的成功轉型(轉型為真正帶黑社會性質的幫派)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甚至吸收了4個女學生,其徒眾達到五、六百人,號稱為“天下第一幫”。甚至有著遠征臺中和臺南的“壯舉”,頗有“一統江湖”的氣勢。臺島到處是血雨腥風,刀光劍影,完全沒把警方放在眼裡;於是臺北刑警隊採取了打擊行動,終於讓楊劍平等人悉數落入法網。”朱司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