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春闈主考官禮部侍郎吳夫之的馬車緩緩停靠在貢院大門口。
年近五十的吳夫之緩緩掀開車簾,撥出一口寒氣。
他是讀書人,早時修聖賢書養浩然正氣,倒也到了九品境界。
普普通通的讀書九品升日境罷了。
讀書人,修身治國平天下,一口浩然正氣吐出半個盛世。
此間代表還是當朝首輔張正端。
當代讀書人,書院傳承也好,家學淵源也罷,自有養浩然正氣之法。
可惜,入朝為官後,世間苟且皆會將浩然氣一點點磨滅。
因此,讀書人境界高者,皆在春秋書院。
然而,修聖賢書者,滿腹經綸,不入朝平濟天下,所學又為何?
又然而,入朝後,入目滿是汙濁,世間繁瑣,又怎能讓滿腔浩然氣長存?
因此,讀書人入朝後,皆再未向外所稱自身境界。
讀書人,一口浩然正氣,最難修行。
吳夫之,作為大寧五姓吳家於朝中代表,二十二歲入觀雲,三十歲入升日,只差臨門一腳入破曉之境,再邁便是人間儒聖。
然,自開祥八年狀元及第後,境界再無存進,至此已有二十年。
至於是否跌境,只有天知道。
天光破曉。
看著門口站著密密麻麻的考生們,禮部侍郎吳夫之似乎也想起了自己年輕時曾許人間第一流的模樣。
“座師。”
人前舉子有認出吳夫之模樣,紛紛作揖見禮。
面容不顯蒼老,但奈何面板黝黑,眼睛儘管努力睜起仍舊一點點的吳夫之直起身子,朝眾人點了點頭。
車輪聲再度響起,一輛黑楠木馬車緩緩向貢院門口走來,四周被高匹大馬的黑袍官差簇擁著。
原本圍在貢院門口的十三衙門探子們也都護衛上去,列出一排隊形,留出通往貢院大門的道路。
掀開門簾,刑部十三衙門總督到了。
——————
春節事多,喝多了。
不知道下一章來不來得及發,長刀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