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之上,決戰雙方的戰鬥顯得眼花繚亂,卻又不失觀賞性。
雙方都是用劍,羅南的劍法傳承自傳奇高手,自然精妙無比,而南武道館的季獻風同樣身手不俗。
太古十九道這邊,似乎也從君王令上嗅到了什麼風向,在和羅南的決戰中,選擇了性情相對溫和的季獻風。
不同於費武等人,季獻風年紀稍長,沉穩溫厚,武道功法超強,偏偏為人處世都很中正。
讓他出戰,本身就代表了太古十九道對持劍人的一種善意。
雖說有上任持劍人的血仇在裡面,但此一時彼一時,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在帝國機器面前,太古十九道和持劍人就算在某些方面是敵對的,但在絕對立場上,卻是出奇的一致。
畢竟,他們都是令帝國忌憚的武道修行者。
如果新法令真的頒佈了,那麼無論是太古十九道,還是持劍人源,恐怕都只剩下了要麼依附帝國權貴,要麼退隱江湖的路了。
所以在如此高壓面前,雙方的戰鬥也顯得有些無足輕重。
與其說是一場決戰,不如說是一場點到即止的比試。
季獻風並沒有用全力。
羅南感覺的很清楚。
他的殺豬劍法,早就在這些日子裡的苦修中,靠近了第二層的門檻。
朱果的效力非同凡響,但很多東西,還是要在實戰中進行。
其實在雙方交戰的第一時間,羅南就感覺到了,季獻風的劍法,絕對在自己之上。
如果他想要擊敗自己,最多隻需要十招。
但對方很耐心。
他沒有著急進攻,而是選擇了被動防禦,在力量方面更是頗有留手。
也正是因為如此,至少在場面上,雙方是顯得你來我往,局勢焦灼無比。
看上去雙方的勝算皆是五五開。
然而在真正的高手眼裡,持劍人源其實早已經落敗。
羅南自己心裡也清楚,他又反覆進攻了幾次,發現季獻風的劍法密不透風,便準備放棄認輸。
反正就是走個過場而已,輸就輸了,無所謂的。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誰知道一向溫和的季獻風,手中寶劍陡然變得犀利起來。
廢墟之上,銀光閃過。
寒氣森然。
季獻風手中的劍忽然由防禦姿態轉為進攻,一時間打的羅南有些措手不及。